一组以逐渐加重的双下肢痉挛、无力、步态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病
主要表现为双下肢痉挛瘫痪、排尿障碍及振动觉减退,还可伴有痴呆、震颤、复视等其他症状
主要因遗传基因缺陷导致大脑和脊髓之间神经传导通路退变有关
尚无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药物、康复进行对症治疗
定义
痉挛性截瘫的规范名称是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是一组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疾病,患者主因大脑到脊髓之间的神经传导通路发生退行性病变而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系统症状。
受累的神经传导通路最主要为双侧皮质脊髓束,其次为脊髓小脑束、薄束。此外,脊髓前角、基底核、小脑、脑干、视神经等部位也可受累。
患者主要表现为双下肢痉挛无力、伴或不伴振动觉减退、
排尿障碍。部分患者可存在不同程度的其他症状,如
认知障碍、痴呆、癫痫、肢体强直、手足不自主运动、头晕、平衡障碍、
眼球震颤、
复视、视力减退、耳聋、皮肤鱼鳞样病变等。
分型
痉挛性截瘫根据临床特征差异可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
单纯型:较多见,主要表现为逐渐进展的双下肢僵硬,走路易跌倒,伴或不伴振动觉减退及尿失禁、尿急等泌尿系症状。
复杂型:除痉挛性截瘫外,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肌萎缩、帕金森样症状、
肌张力障碍、癫痫、视力下降、复视、听力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或痴呆等神经系统症状。
此外,痉挛性截瘫还可以根据遗传方式、染色体位点和致病突变等行遗传分类。
发病情况
痉挛性截瘫属于
罕见病,总体患病率为0.1~9.6/100000。
痉挛性截瘫可在任何年龄发病,男性略多。
其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和线粒体遗传,13%~40%的患者无家族史。
致病原因
致病基因
痉挛性截瘫是由于遗传基因缺陷导致神经传导通路退行性改变,进而出现一系列神经症状。
痉挛性截瘫的致病基因片段为SPG,并按顺序编号为SPG1、SPG2和SPG3等。目前已明确有80多种致病基因和痉挛性截瘫发病相关,其中以SPG4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分类中最常见。
遗传方式
痉挛性截瘫的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和线粒体遗传,其中70%的患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单纯型痉挛性截瘫的多数病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而复杂型往往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指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致病基因的遗传与后代性别无关,而且后代只要获得了这个致病基因就会发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指后代必须获得两个突变基因才能发病,但可以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X连锁隐性遗传病是指致病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女性通常是该基因的携带者,而不表现症状,但其儿子有50%的概率继承该突变并表现出相关疾病。
线粒体遗传病是指致病基因存在于细胞线粒体内,由母亲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女而发病。
受累神经传导通路
皮质脊髓束是人体脊髓中最大的下行神经纤维束,其主要功能是支配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脊髓小脑束、薄束、脊髓前角、基底核、小脑、脑干、视神经等部位分别与小脑功能、感知振动、肌肉力量、运动协调性、听力、视力等功能相关。
上述致病基因突变影响神经细胞的结构和信号传导等作用,进一步影响神经组织的正常功能。导致患者出现双下肢僵硬、振动觉减退、
认知障碍、痴呆、癫痫、肢体强直、手足不自主运动、头晕、平衡障碍、
眼球震颤、
复视、视力减退、耳聋、皮肤鱼鳞样病变等一系列症状。
高危因素
家族中有本病患者的人群发生痉挛性截瘫的风险较高。
主要症状
单纯性痉挛性截瘫
表现为缓慢加重的双下肢紧张、僵硬、痉挛,伴肌肉力量减退。由抬足困难逐渐发展至大腿屈曲困难,双下肢僵硬,走路易跌倒。
症状严重程度个体差异较大,一些患者最后可能需要坐轮椅,而另一些患者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
单纯型患者通常可以伴有双下肢对振动的敏感度减退,尿急,无法控制排尿等泌尿系症状。
复杂型痉挛性截瘫
复杂型患者除上述症状外,还可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眼部及皮肤症状等,构成各种综合征。
伴有脊髓小脑和眼部症状(Ferguson-Critchley综合征):30~40岁出现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表现为双腿痉挛性无力、感觉异常、
眼球运动障碍、
复视、情感障碍、病态哭笑等症状。
伴有锥体外系体征:表现为痉挛性截瘫伴有关节僵硬、肌肉发紧、动作迟缓、肢体抖动等
帕金森综合征样症状;手足不断做出缓慢的、弯弯曲曲的或蚯蚓爬行样的奇形怪状的运动(手足徐动)。
伴有
视神经萎缩(Behr综合征):通常合并站立不稳、迈步无法控制远近、无法沿直线走路、眩晕、呕吐、眼球运动障碍、语言交流障碍等
共济失调症状。
伴有黄斑变性(Kjellin综合征):通常伴有肌肉萎缩、智力发育缓慢和视力障碍表现,如
视物变形或视物变小(中心性
视网膜变性)。
伴有智力发育迟滞及
鱼鳞病(Sjögren-Larsson综合征):通常在婴儿期发病,患儿皮肤干燥、粗糙,伴有菱形或多角形
鳞屑,外观如鱼鳞状或蛇皮状。
伴有远端肌肉萎缩(Troyer综合征):以手部肌肉萎缩起病,随后出现下肢肌肉的痉挛或挛缩,可以合并说话费力,音拖长,不自然地中断,音量、音调急剧变化等痉挛性
构音障碍表现。此外还可出现耳聋、肢体不自主运动。
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AHDS):可以伴有智力发育迟滞、生长发育迟缓、面部畸形、
认知障碍等。
并发症
泌尿系统感染
痉挛性截瘫患者可伴随尿频、尿急、
排尿障碍等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会长期留置导尿管,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概率。
常表现为小腹疼痛、发热、尿液浑浊等。
肺部感染
随着病情进展,约20%的患者最终会丧失行走能力,活动量明显减少,部分患者可能长期卧床,排痰能力变差,导致
肺部感染。
褥疮
部分患者长期卧床,局部压迫,血液循环较差,臀部、骶尾部等与床面接触较多、肌肉弹性较差的部位容易发生褥疮。
常表现为骶尾部皮肤发红、破溃甚至溃疡。
就医科室
神经内科
当患者出现双下肢紧张、僵硬、行走不稳时,尤其是有本病家族史者,建议至神经内科及时就诊。
儿科
婴幼儿、儿童发病者可至儿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建议及时尽早就诊,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就医前准备好相关病历资料,尤其注意收集患者的家族病史。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行走不稳?
是否有振动觉减退?
是否有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存在类似症状的患者?
是否有脑部、脊髓外伤或疾病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头颅CT,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检查。
其他检查:诱发电位检查、眼底镜、视觉诱发电位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
基因检测:检测到相应致病基因突变。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针对特定亚型的药物:甜菜碱、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等。
诊断依据
病史
患者可有本病家族史。
症状
有双下肢痉挛无力、振动觉减退、泌尿系症状。
查体
神经系统检查
医生会通过检查患者肢体的主动及被动运动、姿势与步态等,观察患者有无双下肢肌张力增高、
肌无力、
步态不稳和剪刀步态。
医生利用钝头竹签轻划患者足底、足背等相应部位,查看脚趾屈伸反应是否异常。
医生会通过振动音叉检查患者有无双下肢深感觉(如振动觉)减退。
让患者做书写文字、饮水、指鼻等动作,观察有无辨距不良、写字困难、
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指鼻不准等。
儿童患者会检查身高、体重等发育指标,评估患儿有无生长发育迟缓。
可能会让患者完成一些智力评估量表(如韦氏智力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估有无智力发育迟滞等。
通过听力测试明确患者有无听力下降等。
检查检验
影像学检查
脑和脊髓CT或MRI检查多正常,但有部分病人可出现脊髓、
小脑萎缩,还可伴有胼胝体萎缩。
注意事项:佩戴金属假牙、体内有心脏支架、起搏器等金属物体的患者检查前要咨询医生,确定能否进行检查。
诱发电位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
双下肢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均可发现波幅下降或消失;下肢感觉诱发电位可见后索传导延迟,皮质诱发电位可见皮质脊髓束传导速度减慢。
注意事项:检查时不宜空腹,以免血糖过低影响检查结果;合并癫痫的患者应于检查前24小时停服抗癫痫药,停药困难者应注明药名、剂量及使用时间。
视觉功能检查
常使用眼底镜、视觉诱发电位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
部分患者可查见视网膜黄斑变性、视神经萎缩等。
注意事项:眼底镜检查前,注意眼部清洁,不要佩戴隐形眼镜,避免化浓妆;患者在散瞳后应注意避免强光刺激;散瞳后视野模糊,需注意预防摔倒。
基因检测
查见相应致病基因突变即可确诊,具体致病基因详见表1。
注意事项:存在本病家族史但尚未发病者,如有婚育计划,应对本人及其配偶进行基因检测。
主要类型 | 致病基因 |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ATL1、SPAST、NIPA1、WASHC5、ALDH18A1、KIF5A、RTN2、HSPD1、BSCL2、REP1、ZFYVE27、SLC3A1、VAMP1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CYP7B1、SPG7、SPG1、ZFYVE26、ERLIN2、SPART、SPG21、B4GALNT1、DHD1、KIF1A、FA2H、PNLA6、C19orf12、GJC2、NT5C2、GBA2、AP4B1、AP5Z1、TECPR2、AP4M1、AP4E1、AP4S1、VPS37A、DHD2、C12orf65、CYP2U1、TFG、ARL6IP1、ERLIN1、AMPD2、ENTPD1、IBA57、MAG、CAPN1、FARS2、ALDH3A2、ALS2、KIF1C、MARS2、MTPA、AFG3L2、SACS |
X连锁隐性遗传 | L1CAM、PL1、SLC16A2 |
鉴别诊断
肌萎缩侧索硬化
相似点:均可出现双下肢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阳性等表现。
不同点:原发性侧索硬化症起病晚,多在中年发病,进展更快,通常不伴有运动协调障碍及弓形足等;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可存在上肢肌电图电位改变,基因检测无致病基因。
脊髓血管病
不同点:基因检测通常无致病基因,此外脊髓MRI、脊髓磁共振血管造影也可发现脊髓占位或脊髓动静脉畸形等。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治疗目的: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确诊后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多学科协作随诊评估。
药物治疗
缓解肌张力的药物
治疗目的:降低肌肉张力,减少泌尿系统等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常用药物:巴氯芬、替扎尼定、
丹曲林和肌内注射A型肉毒素。
注意事项:
如口服巴氯芬治疗效果欠佳,可考虑持续硬膜内巴氯芬泵入治疗。
使用替扎尼定时应密切监测血压,警惕低血压的发生。
使用药物期间应注意监测肝肾功能。
针对特定亚型的药物
治疗目的:部分复杂型痉挛性瘫痪患者可有严重的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缺乏,通过补充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
常用药物:甜菜碱、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等。
注意事项:患者使用维生素B12时可使血尿酸升高,注意监测血尿酸水平。
康复治疗
康复训练以保持关节活动度,改善双下肢僵硬程度,保持运动功能。
被动运动:包括推拿、按摩、揉捏,对瘫痪肢体各关节被动伸展、收缩、旋转、摆动等大范围的活动及牵引。
本病患者不建议高强度的肌力训练,避免加重
肌肉痉挛。可采用中低强度的肌肉训练,以维持肌肉力量。
此外还可使用踝足矫形器和足跟提升器等方法,加强运动功能和改善异常步态。
神经肌肉电刺激、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水疗及体外冲击波疗法均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运动情况。
手术治疗
治疗目的:通过手术缓解患者的痉挛状态,改善其步态和行走能力,降低肢体废用性肌萎缩的发生率。
常用手术方式: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SPN)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DR)。
注意事项:
手术后遵医嘱卧床休息2-3周,使用腰椎护具,关注下肢感觉及运动情况,并在康复医师指导下逐步进行术后肢体功能锻炼。
术后应勤翻身,防止产生褥疮,但翻身时需保持躯干不发生扭转,避免脊神经。
治疗进展
目前,针对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雷帕霉素(RM)、N-
乙酰半胱氨酸(NAC)、亚甲基蓝(MB)等药物己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进行临床试验。
治愈情况
痉挛性截瘫不能治愈,但总体疾病进展缓慢,发病到丧失独立行走能力的平均时间为22年。
在患病20年后,48%的人使用助行工具,12%的人使用轮椅;患病40年后,72%的患者使用助行工具,29%使用轮椅。
预后因素
对在疾病早期出现
步态异常的患者,如在成年之前及早开始治疗,患者的步态可能会有一定改善。而如成年后再给予治疗,则改善效果不明显。
因此,对于未成年发病患者应尽早给予干预治疗。
危害性
本病病程较长,患者行动不便,且可能存在感觉、排尿、智力、视力等多种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无法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负担。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本病患者饮食方面无特殊禁忌,保持饮食均衡即可。
可适当增加优质高蛋白饮食,如鱼、蛋、奶及瘦肉。
运动管理
在专业指导下的康复训练可以保持肌力,延缓病情进展。
骑自行车、游泳等中低等强度的运动有助于维持肌肉力量。
因患者下肢活动障碍,注意防止跌倒、受伤。
日常生活
对于有痴呆症状、听力、视力的患者须有加强陪护,避免发生意外。
心理支持
患者及家属应对本病有正确的认识,家属应多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与患者多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发现患者情绪不稳定、抑郁严重时,家属要及时向医务人员寻求帮助,进行药物干预和心理咨询,防止患者自杀行为。
病情监测
关注患者肢体活动障碍、肢体感觉异常等进展情况,必要时在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相关康复治疗,改善肌力与肌张力,提高生活质量。
随诊复查
辅以抗痉挛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初期应每3-4周复查肝肾功能、血尿酸、电解质等指标,警惕药物可能导致的肝肾功能损害、血尿酸升高及
电解质紊乱。
后期疾病及药物剂量稳定后,可间隔3-6个月复诊一次。
预防
痉挛性截瘫分类众多,多与遗传因素相关,故应避免近亲结婚。
对于存在严重致残亚型(如伴有KIAAI840基因突变的复杂型痉挛性截瘫),可在生育前进行产前诊断(如
羊水穿刺基因检测、绒毛穿刺),以明确胎儿是否患病。
有本病家族者但未发病者,如有婚育计划,应对本人及其配偶进行检测。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