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原发于脂肪小叶的非化脓性炎症
以全身各处反复出现皮下结节主要症状,可累及多系统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药物因素等有关
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出现内脏受累时对症治疗
定义
结节性脂膜炎是一种原发于脂肪小叶的非化脓性炎症。
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
皮下结节、发热及内脏损害,还常伴有畏寒、寒颤、关节痛、皮肤破溃、乏力、咳嗽、胸闷憋气、肌肉酸痛、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分型
根据病变是否累及内脏分为2种类型
皮肤型结节性脂膜炎
病变只侵犯皮下脂肪组织,而不累及内脏。
系统型结节性脂膜炎
除有皮肤型表现外,还有内脏受累。
发病情况
本病是一种少见病,目前国内外尚无结节性脂膜炎的确切发病率。
结节性脂膜炎好发于女性,约占75%,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30~50岁最为多见。发病率无种族差异。
致病原因
结节性脂膜炎病因尚不清楚。但认为可能与脂肪代谢障碍或影响脂肪代谢的酶异常、感染引起的
变态反应、自身免疫反应、药物因素等有关。
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本病可能并非单一性疾病,而是由自身免疫、
肿瘤、感染、药物以及其他一些未知病因引起的一种局灶性脂肪小叶性脂膜炎。
高危因素
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危险因素者,更容易得病。
化学因素
如长期接触碘、溴等卤素化合物,使用奎宁、磺胺、锑剂等药物。
食物因素
如长期食用人工合成的低热量甜味品、过度饮酒等。
主要症状
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
皮下结节、发热及内脏损害。根据有无明显内脏器官受累情况,一般可分为皮肤型和系统型两亚型。
皮肤型
皮损以躯干和四肢近端多见,主要分布于大腿、臀、腹等处。
损害为坚实的皮下结节或斑块,质地中等或坚实,大小不一,绿豆至手掌大小,边界清楚。一般3~4个,也可多至数十个。
皮损表面皮色正常或与皮肤粘连,呈淡红、暗红或紫褐色。大多数损害有轻度压痛;少数结节可坏死破溃,流出脂状物质,但非化脓性。经数日或数周后,结节逐渐消退,消失后可不留痕迹或留有
色素沉着,有的中央略呈凹陷。
约20%患者皮损发作时可伴有发热,少数有关节疼痛、
淋巴结肿大等。
系统型
发热
几乎所有系统型患者均有发热、乏力、不适等周身症状,发热可高达40℃或以上。
关节疼痛
约20%患者伴有关节疼痛,以双膝最常见,其次为腕、踝关节,偶呈游走型。
肌肉疼痛
约10%患者伴肌肉疼痛,多位于四肢近端,如上臂和大腿。
浅淋巴结肿大
约15%患者有浅淋巴结肿大,多在腋下,其次为腹股沟处。一般蚕豆至杏核大,1个到多个不等。
消化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最常见,有厌食、恶心、腹痛、
黄疸甚至便血等。约半数病例有肝、脾大。此外,肠系膜或回结肠累及亦较为常见,可在腹部扪及肿块,局部有压痛。
呼吸系统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
泌尿系统症状
累及肾脏时可出现一过性肾功能不全,可引起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穿刺显示肾实质的改变。
、其他症状
系统型脂膜炎的其他的表现如眼球后受累,引起
视网膜血管炎、眼球凹陷;舌部可出现溃疡;或出现心肌炎、心包膜炎。
严重者出现精神异常、痉挛、四肢麻痹、昏睡等。
就医科室
风湿免疫科
如出现反复全身不适、关节痛、肌肉酸痛、躯干和四肢出现
皮下结节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就诊。
皮肤科
如皮肤反复发生红斑、皮下结节(皮下的较硬、圆形或椭圆形的无痛性小结)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到皮肤科就诊。
急诊科
如果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或大量便血等急危重症时,建议立即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有面部皮损症状者,就医前避免使用化妆品,以免掩盖病情。
准确、完整记录病情发展变化及特点等,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皮下是否有结节?在身体的什么部位?
结节处有无疼痛及压痛?
皮下结节是否发生过破溃?破溃后是否有油状液体流出?
是否有发热?最高多少度?
是否有全身不适、关节痛等症状?
是否有腹部包块、大便发黑等消化道症状?
是否有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是否有眼部不适、四肢麻痹、痉挛等症状?
精神状态是否有异常表现?
病史清单
是否长期接触碘、溴等卤素化合物,或长期使用奎宁、磺胺、锑剂等药物?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液检查、便常规、血生化(包括肝肾功能、血沉、
C反应蛋白等)、免疫学检查(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等)、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等。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内脏MRI检查。
病理检查:组织学检查。
用药清单
近三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病史非疾病诊断必需,但若有以下病史,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长期接触碘、溴等卤素化合物,或长期使用奎宁、磺胺、锑剂等药物。
临床表现
症状
好发于青壮年女性。
以反复发作与成批出现的
皮下结节为特征,结节有疼痛感和显著触痛,消退后局部皮肤出现程度不等的凹陷和
色素沉着。
当病变侵犯内脏脂肪组织,视受累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症状。内脏受累广泛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大出血或并发感染。
体征
受累皮肤表面呈淡红色、暗红色、紫褐色或正常皮肤颜色,皮下结节略高出皮面,质地较坚实,可有触痛。
结节位于皮下深部时,能轻度移动,位置较浅时与皮肤粘连,活动性很小。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通过
血常规检查可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贫血以及白细胞、血小板是否减少,以判断是否出现骨髓受累。
白细胞总数轻度增高可见于结节性脂膜炎病情早期;骨髓抑制(可表现为白细胞、
血小板减少及
血红蛋白降低),通常提示病情后期。
尿液检查
若检查结果显示尿液存在红细胞、蛋白质,提示可能存在肾脏受损。
便常规
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可见于结节性脂膜炎累及消化系统后。
血生化
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评估肝肾功能,用于判断结节性脂膜炎否存在肝脏、肾脏等脏器受累而发生病变。
血沉、C反应蛋白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如存在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可提示机体出现感染可能,均可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免疫学检查
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和补体。通过免疫学检查,协助诊断。
血、尿淀粉酶
通过血、尿淀粉酶检查可用于胰腺性脂膜炎的鉴别诊断。
若出现血、尿淀粉酶正常,常提示结节性脂膜炎;如出现血、
尿淀粉酶升高,可考虑是胰腺性脂膜炎。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
可用于观察有无肺部病变。
胸部X线若出现双肺纹理增粗紊乱、肺部
斑片影等表现时,可提示肺部病变,用于辅助判断结节性脂膜炎有无累及呼吸系统病变。
内脏MRI检查
可用于明确是否合并内脏受损等情况。
若检查结果提示脏器发生出血、梗阻等病变,多提示结节性脂膜炎合并内脏受损。
病理组织学检查
取皮肤结节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主要用于明确结节的性质和分期,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按其病程发展,病理可分为急性炎症期、吞噬期、纤维化期。
若在小叶内脂肪组织变性坏死,有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部分伴有血管炎改变,提示急性炎症期。
若在变性坏死的脂肪组织中有大量巨噬细胞浸润,吞噬变性的脂肪细胞,形成具有特征性的泡沫细胞,可提示吞噬期。
若泡沫细胞大量减少或消失,被纤维母细胞取代;炎症反应消失,纤维组织组织形成,可提示纤维化期。
鉴别诊断
结节性红斑
相似点:均有皮下结节的临床表现。
不同点:
结节性红斑的结节分布于小腿伸侧面,不破溃,经3~4周后结节消退。消退后局部皮肤不发生凹陷,全身症状较轻。
结节性多动脉炎
相似点:均有皮下结节的临床表现。
不同点:
结节性血管炎主要侵犯中等大小的血管。结节亦可发生于小腿,沿血管排列,多伴有周围神经、肾脏及消化系统等受累。病理改变为全层坏死性血管炎,好发于动脉分叉处,常呈节段性分布。
硬红斑
相似点:均有皮下结节的临床表现。
不同点:
硬红斑的结节紫红色,位于小腿屈侧,破溃后形成穿掘性溃疡,过程缓慢。病理为结核性肉芽肿样变化,并有明显血管炎改变。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相似点:均有皮下结节的临床表现。
治疗目的:尽快缓解皮肤损害,减少内脏损害和因内脏受累引起的病情恶化,降低病死率。
治疗原则: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去除可疑病因、控制感染,必要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内脏损害者及时对症治疗。
一般治疗
去除可疑病因,如消除感染灶,停用可疑的致病药物。适当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避免皮肤受累部位创伤。
如无消化系统受累时,饮食清单、营养均衡即可,一般没有特殊饮食禁忌。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适用于发热、关节痛和全身不适的患者,可以控制体温,减轻关节疼痛。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改善关节、肌肉不适症状。
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刺激症状,肝损害和增加出血的风险。
糖皮质激素
适用于病情急性加重者,特别是发热等急性发作期患者。可使体温下降、结节消失,但减量或停药后部分病例症状可再发。
常见不良反应为
向心性肥胖、
满月脸、水牛背、痤疮、多毛、水肿、高血脂、高血糖或使糖尿病加重,闭经、肌肉消瘦、无力、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抑制儿童生长发育等。
注意老年人和更年期的女性使用后易发生骨质疏松。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免疫抑制剂
适用于重症患者。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递质释放及炎症反应。
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呕吐、
皮疹、脱发、腹泻、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肝损害等。
注意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老年人、儿童慎用。
四环素
为广谱抑菌剂,高浓度时具杀菌作用,因其可能有抗
脂肪酶活性,可用于感染的治疗。
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胀、腹泻、肝毒性、皮疹等。
注意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8岁以下小儿禁用;老年患者慎用。
治愈情况
结节性脂膜炎皮肤型预后一般较好,仅有皮肤损害者经积极治疗后,虽有反复发作与缓解的过程,但数年后可完全缓解。
预后因素
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是否有系统受累及系统受累发生的时间。
有明显系统受累者预后较差。
系统受累发生在皮肤损害之前者预后差。
危害性
结节性脂膜炎可因严重的内脏受累而危及生命。
皮肤损害反复发作,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结节性脂膜炎饮食无特殊要求,但应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宜清淡、粗细搭配、营养丰富,多食新鲜蔬菜,适量吃水果。
如出现内脏受累,根据受累的脏器,注意饮食禁忌,如出现消化道症状应进食易消化的软食;出现消化道严重的出血或肠穿孔,急性期应禁食;肝肾功能异常时,应注意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
戒烟戒酒。
运动管理
结节性脂膜炎患者如无内脏受累,运动无特殊禁忌,但应注意避免皮损部位受到伤害。
内脏受累症状严重者应注意休息、急性期应严格卧床。
内脏受累不严重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心理支持
日常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面对病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家人应多关心患者,体谅患者的心情,给予鼓励和支持。
皮肤管理
日常应保持皮损部位清洁,勿用力抓挠和摩擦,避免引起破溃和感染。
已经破溃的皮损注意保持清洁干燥,必要时可就医进行消毒处理,避免感染。
皮损部位尽量使用没有刺激性的清洁用品进行清洗,擦拭时使用棉布手巾或纸巾,动作尽量轻柔。
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皮损发生部位、皮损大小,以评估疗效。
皮损消失后,也应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复发症状,及时进行治疗。
监测体温情况,了解发热是否缓解,评估疗效。
系统受累者应注意观察相应症状是否缓解,以评估疗效。
随诊复查
定期随诊可了解病情恢复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处理。
若出现病情变化应及时随诊,如果出院后病情稳定,建议每3~6个月复查相关指标。
复查时可能需要做血常规、尿液检查、血沉、
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免疫学检查等项目。
预防
结节性脂膜炎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但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有感染和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避免并发本病。
尽量避免使用碘、溴等卤素化合物及奎宁、磺胺、锑剂等药物。
尽量避免长期食用人工合成的低热量甜味品,避免饮酒。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