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外科手术将分离的腹直肌回复到原本位置
手术可改善腹部外观,恢复腹部肌肉功能,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腹直肌缝合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修复方法
适用于腹直肌分离、腹壁疝或腹壁功能障碍者
定义
腹直肌缝合术是指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将腹部正中线两侧分离的腹直肌恢复到原本位置。
腹直肌正常应当是在腹部中央处,以腹正中线(医学上叫白线)为轴分布。
腹直肌分离常见于产妇(产妇高龄、双胞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等),也可存在于有腹部手术史、肥胖等人群。对于轻度腹直肌分离病人,康复锻炼或能取得满意效果。多数病人因美容需求、合并
腹壁疝等原因才选择手术治疗。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主要用于治疗腹直肌分离、腹壁疝,修复腹部手术后遗留腹壁功能障碍。
治疗效果
美观效果:手术可以有效地收紧松弛的腹直肌,改善腹部外观。
功能恢复:手术有助于恢复腹部肌肉的功能,减轻腰痛、腹痛等症状,预防腹壁疝。
改善生活质量:手术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改善运动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并发症:腹直肌缝合术可以降低疝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安全性
腹直肌缝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修复方法。由于不涉及重要器官,术后较少有严重并发症。该手术在我国已经比较成熟,积累了丰富经验,安全性有较好保证。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腹直肌缝合术被列为三级手术。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腹直肌缝合术的费用通常在5000元左右,包括手术费、麻醉费、材料费等。腹腔镜、补片等的应用,会增加相应费用。
根据医院等级、耗材种类、麻醉和手术操作不同,费用会有一定差别。各地医保报销政策、就诊医院级别等不同,报销的比例也不同。
医院科室选择
通常情况下在三级医院可以做腹直肌缝合术。这项手术一般是在普外科完成,目前部分大型医院设有疝与腹壁外科,也可在该科室进行这项手术。
腹直肌分离出现并发症,且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要手术治疗。但身体条件太差、哺乳期等可能不适合手术治疗。
适宜情况
以下情况适宜进行腹直肌缝合术。
腹直肌分离大于3指,或者产后1~2年内仍不能缩小恢复。
腹直肌分离导致脊柱稳定性下降,经常出现腰部酸痛症状甚至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因手术、肥胖等导致的腹直肌分离,出现活动异常,或使腹部膨隆而影响美观,有手术治疗意愿的患者。
不宜情况
以下情况不适合行腹直肌缝合术。
腹直肌分离3指以内,且没有其他并发症。
有再次怀孕计划。
对于手术效果的期望不切实际。
患者有难以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
哺乳期产妇。
需长期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
患者患有其他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如其他部位的感染等。
由于需要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准备,术后还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疗效观察与恢复,患者需要住院治疗。住院时间一般为3~4天,部分医院已将腹直肌缝合术纳入日间手术范畴,住院时间甚至缩短为1~2天。
治疗前检查
实验室检查
通常会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并检查肝肾功能、血生化、凝血指标、传染病指标等。目的是排除手术不适宜情况(禁忌证),发现有水、电解质及
酸碱平衡失调和贫血等情况时予以纠正。
需检查血型,但一般该手术无需备血。
临床测量
采取手指触诊法、尺测法,测量双侧腹直肌内缘的距离及范围,评估腹直肌分离的程度。
影像学检查
腹部彩超:一般作为腹直肌分离的首选影像学检查,了解腹直肌分离的程度,是否局部有疝等,安全、有效、可靠,且具有无创、无辐射及可重复的优点。
CT或磁共振(MRI)可作为补充检查,目的与腹部彩超基本相似。
其他检查
通常在手术前还会做
心电图、心脏彩超、血压、肺功能等,判断患者的心、肺功能能否耐受手术。发现存在上述不宜情况者不应进行该手术。
治疗前准备
调整正在使用的药物
如果正在服用的药物影响到凝血功能,往往需要调整为其他短效抗凝药或者停用,但具体要遵循医嘱。
控制基础疾病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时,要先控制好这些基础疾病再行手术,否则可能增加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风险。
避开月经期
避免出现出血较多及术后局部肿胀时间延长。
安排生活工作
手术住院大约需要3~4天,术后可能1个月无法参加工作及锻炼。
饮食准备
由于该手术多针对年轻女性,常在腹腔镜下进行(美观要求),使用
全身麻醉,所以通常在术前8~12小时开始禁食,术前4小时禁止饮水。
术前一天建议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清洁备皮
手术前应洗澡,尤其要保证手术部位的清洁。
衣着配饰要求
患者手术时会穿着病号服,注意将配饰、假牙等物品提前取下。
物品准备
一般会建议患者术后裹腹带,以帮助术后恢复,需术前准备腹带一条。
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生会详细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手术情况,以及手术风险和注意事项等,患者或家属需配合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这类手术多数是在全身麻醉下完成的,麻醉医生会详细说明麻醉情况、麻醉风险和注意事项,患者或家属需要配合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治疗过程
腹直肌分离术包括腹白线折叠、开放和(或)腔镜
腹壁疝修补术等。
麻醉情况
该手术需要术前麻醉,一般应用
全身麻醉(简称全麻)。
治疗部位和切口位置
手术部位在腹部,切口分为开腹手术切口、腹腔镜手术切口。
开腹手术切口即位于腹直肌分离位置附近,腹腔镜手术一般有游离腹直肌前鞘的皮肤切口和腹腔镜操作切口。
治疗过程
该手术主要针对年轻女性,多数在腹腔镜下进行(美观要求),本文仅对腹腔镜下的腹直肌缝合术进行介绍。
患者全麻成功后,取平卧“大”字位。
于腹部正中线、耻骨上2横指处做长1cm切口,逐层切开。
采用腹腔镜进行白线的折叠缝合,或者放入补片,完全展开后固定。
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固定。
关闭穿刺孔后,腹壁皮瓣加压包扎。
治疗感受
手术中患者没有意识,也不会感到疼痛。
手术有一定创伤,个人耐受能力不同,术后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疼痛。
治疗时间
该手术大约需要1~2小时。手术时间可能会受到麻醉效果、腹直肌分离严重程度、医师操作水平等因素影响。
腹直肌分离术后,需要保持伤口干燥清洁,裹腹带,积极预防和治疗血清肿、血肿、补片感染等并发症。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拆线前注意保持手术部位清洁,避免伤口沾水。
术后一般需要裹腹带,腹带应遵医嘱正确使用。
患者若需咳嗽,应尽量取坐位,用双手捂住伤口,身体微微前倾,然后再咳嗽,这样可以减轻腹壁张力,减轻患者疼痛,防止缝合口裂开。
监测与检查
术后会监测患者
生命体征,包括监测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等。医生根据患者的术后病情变化,可能在术后6小时或术后第二天撤去监护。
术后抽血检查电解质、血常规、肝肾功能等,以及早发现水电解质失衡、失血等。
饮食营养
一般术后6小时即可恢复进食,建议以清水-稀粥-稠粥-面条的顺序来逐渐尝试。
术后一个月内的饮食以流食为主,包括牛奶、果汁、肉汤、粥等,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随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戒烟、戒酒,以利于伤口康复。
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牛肉、鸡肉、鱼肉、鸡蛋、牛奶等食物,这样有助于伤口康复。
注意搭配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促进肠胃蠕动,防止因活动量下降导致便秘。
并发症及应对
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血清肿、血肿、补片感染等。
血清肿
血清肿是指手术创面的组织因手术创伤引起的
无菌性炎症反应而渗出的组织液,被聚集包裹形成的肿块。其成分包括水、电解质、血浆蛋白及白细胞等,但不含细菌。
大多数血清肿可在术后2~4周自行吸收,无需特别处理,较大、吸收缓慢的血清肿可通过一次或多次穿刺抽液处理。
血肿
血肿多是术后出血的表现,手术操作若止血不够充分,血液会在此手术所分离的间隙内广泛蔓延形成体积巨大的腹膜前血肿。腔镜手术中,部分小静脉出血可能会被气腹压暂时抑制,一日手术结束、气腹压力消失,这些小静脉可能会复张,导致创面渗血。
术中仔细分离和止血有助于减少术后血肿的发生率。若保守治疗无效,需及时手术治疗。
补片感染
术区感染是外科术后相对常见的并发症,一旦涉及补片放置区域,有可能导致严重感染乃至补片取出的结果。
对于术后感染,预防的意义比治疗更重要,术前应做好皮肤准备;术中也应注意无菌操作。在大范围游离肌后间隙或皮下腱膜前间隙的同时充分止血,减少术后血肿、血清肿继发感染风险。
感染发生后,充分引流、积极抗感染治疗是治疗感染的重点。
恢复过程
疼痛情况
术后数天常会感觉到疼痛,尤其涉及身体核心肌肉群,严重影响日常活动,随着时间推移而减轻。家人应做好陪伴,帮助患者度过术后疼痛阶段。
如果疼痛难以忍受,可以向医生反映,开具止痛药物。
拆线、拔管情况
换药、拆线
手术后一般会定期伤口换药,可以每2~3天一次。
手术切口一般在7~10天愈合,此时可拆除缝线。高龄患者、合并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者愈合时间可能会适当延长。
引流管
术后若每日引流量小于10ml,则可以拔除引流管。
瘢痕情况
手术后切口瘢痕会有短期内发红、隆起等表现,一般在半年后
瘢痕逐渐变得平整、颜色淡、质地柔软、没有痛痒感觉。
后续治疗
治疗后用药
术后涉及使用的药物较少,可能会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
胰酶制剂等,目的是促进蠕动,防止出现便秘。此外还可能根据需要使用止痛药、抗生素等。
康复训练
积极参加功能恢复训练,如理疗、运动康复训练等。
复查
出院后如果发现伤口有渗液、脓液等流出,提示伤口感染、不愈合,应当立即就医。
术后3个月复查腹部彩超,了解局部恢复情况。
如果术后出现难以缓解的腹胀、排便困难等情况,则应及时就医,不必刻板遵照复查时间表。
日常生活
患者需要学习裹腹带的正确方法,一般建议裹腹带至术后3月。
遵医嘱可口服胰酶制剂、促胃动力药以帮助消化。若合并有糖尿病、肥胖者还应当积极控制血糖、肥胖。
术后恢复进食后,切勿暴饮暴食,不要进食过快、过急,要养成细嚼慢咽、少食多餐的习惯。不要吃坚硬粗糙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要戒烟、戒酒。
出院后适当活动,量力而行,以帮助消化及增强体质,3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活。一个月内避免性生活。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