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

更多功能

结肠息肉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结肠息肉指高出结肠黏膜突向肠腔的赘生物
一般无明显症状,可出现腹部隐痛、腹泻、大便带血等症状
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及炎症疾病相关
主要通过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治疗
结肠息肉是什么?
定义
结肠息肉是指高出周围结肠黏膜凸向肠腔的赘生物,多于常规体检时发现,可经结肠镜确诊。
分型和分类
根据病理性质
分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
腺瘤性息肉:也称肿瘤性息肉,是最常见的一类结肠息肉,是由肠黏膜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
增生性息肉:是最常见的非肿瘤性息肉,直径通常<5mm,一般认为没有恶变倾向或恶变倾向小。
错构瘤性息肉:是在该部位存在的组织无序生长。多为幼年性息肉,多发于儿童。
炎性息肉:常继发于结直肠内的炎症反应或感染性疾病,一般没有恶变倾向。
根据巴黎分型
内镜下依据巴黎分型可将隆起的息肉分为Ip(有蒂)、Is(广基底、无蒂)、Isp(介于两者之间)三型。
根据内镜下形态
可根据山田分型将息肉分为四型。
Ⅰ型:息肉呈丘状,隆起处较为平滑,与黏膜间夹角>90°。
Ⅱ型:息肉呈半球状,隆起与黏膜间夹角近似90°。
Ⅲ型:息肉类球状,隆起与黏膜间夹角小于90°。
Ⅳ型:息肉有明显的蒂部。
发病情况
腺瘤性息肉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50岁人群的腺瘤性息肉检出率为25%~30%,70岁检出率约50%。
结肠息肉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结肠息肉有什么症状?
结肠息肉通常没有症状,一部分人可能有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等症状。
患者可以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或腹泻、便秘。息肉有出血时可便血,大便呈暗红色。部分患者可能有腹部不适、隐痛感。
息肉持续出血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疲倦、呼吸急促等贫血症状。当息肉过大时,还可能并发肠套叠肠梗阻,导致腹部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结肠息肉多大需要切除?
结肠息肉多大需要切除与息肉类型、是否出现症状相关。
如为腺瘤性息肉或其他有异型增生、疑有恶变倾向的息肉,无论息肉大小,通常都建议切除。
而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如果没有临床症状,不引起肠梗阻、出血,可以不进行切除,但建议定期随访观察。
结肠息肉患者适合吃什么食物?
结肠息肉患者适合吃清淡的食物。
建议结肠息肉患者在保证能量摄入的情况下,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膳食纤维的其他食物,如豆类、糙米等,注意营养的均衡。
患者应尽量少吃油炸食品等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少吃辣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烟戒酒。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