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更多功能

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概述 术前准备 适应证 禁忌证 手术步骤 术后护理 注意事项
腹腔镜技术引入外科手术领域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腹股沟疝的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也始于那个时期。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入路和手术步骤与开放手术是有显著差别的,疝外科医生从开放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转换到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需要一个过程。当然两种手术还是有相同之处的,但又有各自的特点,适用的患者情况也不完全相同。
首先,从本质上说开放和腹腔镜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是一致的,都是采用补片实现无张力修补,都是将补片放置在腹股沟疝发生的区域。只要手术规范到位,两者的修补效果是完全一致的,复发率都是很低,不会高于1%。
两者的区别是操作的途径不同:开放手术是通过腹股沟区域一个4~6cm的切口完成操作,而腹腔镜手术是通过下腹壁高于腹股沟区的位置打三个0.5~1cm的小孔放置镜头和器械完成全部操作。前者需切开腹股沟区域的腹壁,对腹壁和精索的创伤较大,局部神经损伤的可能较大;而后者对腹壁和精索的创伤较小,因此患者术后的恢复通常较快,此外神经损伤的可能较小。腹腔镜手术完全是在直视下完成解剖分离和补片放置,这一点比一些腹膜前放置补片的开放手术更精确。同时,腹腔镜非常适用于双侧疝和复发疝。主要原因是腹腔镜通过三个穿刺孔能够同时完成两侧手术,而开放手术通常只能是左右各一个切口,创伤较大;复发疝患者已经有过一次或多次手术史,腹壁的解剖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变,通过腹腔镜从缺损后方进行观察和操作比从外面解剖进去的开放手术更直接和方便。同时腹腔镜手术还能探查对侧,及时发现无临床表现的对侧隐匿疝。
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包括全腹膜外腹膜前修补(TEP)、经腹腔腹膜前修补(TAPP)和腹腔内补片修补(IPOM)三种术式,临床以前两种为主,都是把补片放在腹膜前间隙。而IPOM手术是将补片放置在腹腔内,由于腹膜的移动度相对较大、在腹股沟韧带以下补片不能很好地固定,因此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同时补片放置在腹腔内并发症相对较高,需要防粘连补片和固定装置,费用相对昂贵。因此IPOM仅适用于复发疝或其他因素导致不能在腹膜外放置补片修补的情况,采用最少。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