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是膀胱疼痛综合征的一种特殊类型
表现为盆腔疼痛不适,伴有尿频、尿急
发病与感染、自身免疫、炎症、神经、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
个性化治疗方案,以保守治疗为主,严重时手术治疗
定义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类盆腔疼痛综合征,指在排除感染或其他疾病的前提下,以膀胱和骨盆周围区域不同程度的疼痛、尿频和尿急为主要临床表现,并持续6周以上。
根据国际尿控协会(ICS)标准化委员会的建议,现在多以“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来命名。
分类
根据间质性膀胱炎在膀胱镜下病理表现不同,可分为溃疡型和非溃疡型。
溃疡型间质性膀胱炎
间质性膀胱炎的典型特征是Hunner溃疡,最常见于膀胱顶与后壁、侧壁之间的交界处,外翻的红色黏膜区域,小血管向中央
瘢痕辐射,纤维蛋白沉积物或凝结物附着。随着膀胱膨胀,从病变处渗出血液,以瀑布方式渗出黏膜边缘。
仅见于5%~10%的患者。
非溃疡型间质性膀胱炎
非溃疡型间质性膀胱炎在膀胱水扩张后,黏膜有出血点,占间质性膀胱炎的90%以上。
发病情况
间质性膀胱炎由于病因不清,定义和诊断标准不统一,发病率统计存在差异。美国女性间质性膀胱炎的发生率为(52~67)/10万,男性为8/10万。我国2009年福州女性的患病率为100/10万。
男性较少见,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5倍。
女性的发病年龄高峰是青壮年,即30~50岁的中年女性,18岁以下罕见。
致病原因
间质性膀胱炎的病因仍然不清楚,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炎症、神经、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
感染
尽管尿路感染的表现与间质性膀胱炎相似,但关于微生物感染与间质性膀胱炎之间的确切关系并没有得到证实。
一般认为,微生物感染不是间质性膀胱炎发病的直接原因,但感染通常是诱发或加重间质性膀胱炎的一个因素。
炎症
部分患者膀胱中显示有弥漫性的炎症。
膀胱的组织学分析常显示肥大细胞浸润,血清中可以检出高浓度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扩张后膀胱镜下的球状出血点,以及膀胱壁的侵蚀和变薄等,均提示炎症在间质性膀胱炎发病中的作用。
免疫因素
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体内存在自身免疫性抗体。
研究发现41.2%的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同时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神经性因素
膀胱的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外周和中枢的感觉神经支配上调、神经纤维密度增加、神经性炎症存在,这些因素,均提示间质性膀胱炎的神经系统存在异常。
精神心理因素
患者常存在精神心理异常,对患者社会心理功能及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患者的疼痛、睡眠障碍、抑郁、焦虑、压力,社交功能障碍和性功能障碍明显多于非间质性膀胱炎患者。
诱发因素
间质性膀胱炎发病或加重因素较多,包括性生活、月经、节食、精神压力、季节天气的变化、突然的剧烈活动、穿着紧身的裤子、推/提重物、长时间站立、憋尿等。
间质性膀胱炎表现为长期(6个月以上)的膀胱和盆腔周围区域不同程度的疼痛,以及尿急和尿频等症状。
主要症状
疼痛
可表现为下腹部、耻骨上区疼痛(包括坠胀、不适),尿道、阴道、会阴的疼痛。部分患者存在阴道、尿道、会阴部、耻骨及其周边部位疼痛不适。
膀胱充盈后疼痛加重,排尿后可缓解。
疼痛时轻时重,或进行性加重。
疼痛程度易受饮食、精神压力、身体状态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月经前或排卵期,疼痛症状加重。
膀胱刺激征
有严重的尿频、尿急、尿痛症状。
尿频:是指排尿次数增多(每天十几次甚至几十次),尿量却很少。有时候几分钟就需要排尿一次,尿量却只有几滴。
尿急:一有尿意难以控制,一定要去排尿,有时候会尿裤子。
尿痛:可发生在尿频、尿急之后。
其他症状
可表现有下腹坠胀、压迫感。
排尿时有压迫感、灼热感、排尿不适。
外阴瘙痒和灼烧感,性交痛,射精痛和坐立不安等。60%患者有性交痛。
就医科室
泌尿外科
若出现有不明原因的耻骨上区疼痛,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记录出现过的症状、持续时间等相关信息,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特别提示:疼痛时建议不要吃止痛药,以防掩盖病情。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下腹部疼痛?
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症状持续多久了?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也有同类症状的亲属?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膀胱镜。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培养,GP51、AFP标志物检查。
病理学检查:膀胱黏膜组织学检查。
其他检查:PST(钾离子敏感实验)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赛洛多辛、萘哌地尔
诊断依据
间质性膀胱炎的诊断是一个排他性的诊断。需要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排除其他可引起盆腔疼痛的疾病后,才能考虑间质性膀胱炎。
病史
可能有哮喘、自身免疫病、类风湿、
炎症性肠病等病史。
临床表现
有下腹部膀胱区的疼痛,膀胱充盈时疼痛,排尿后缓解。
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症状量表
有5种常用的量表可用来评估患者的症状,协助诊断。
包括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ICSI,间质性膀胱炎问题评分ICPI,威斯康星州间质性膀胱炎量表(UW-IC),疼痛、尿频、尿急评分PUF,膀胱疼痛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BPIC-SS。
症状量表是评估IC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工具。
排尿日记
连续记录72小时排尿情况,包括每次饮水时间、饮水量、排尿时间、尿量及伴随症状。
排尿日记有助于区分单纯多尿与间质性膀胱炎,因为间质性膀胱炎每次排尿量都低于正常人,但总尿量一般是正常的。
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平均每次排尿量少于100ml,一次排尿的平均尿量为84~174ml。而且间质性膀胱炎女性患者每天的排尿次数为17~25次,正常的女性则仅仅是6次。
排尿日记还有助于评估女性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同时也能用于评估治疗的效果。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目的:了解尿中红细胞、白细胞等的变化情况。
意义:尿常规结果一般是正常的,可用于排除泌尿系感染,可以辅助诊断间质性膀胱炎。
尿培养
目的:了解尿中是否有病菌,是否有感染。
意义:尿培养结果提示尿培养阴性,可排除细菌性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阴道炎等,辅助诊断间质性膀胱炎。对女性,还应进行脲原体和衣原体检测,特别是尿培养阴性和有
脓尿的患者。
标志物
目的:了解GP51、AFP的变化情况。
意义:若糖蛋白51(GP51)明显降低、前列腺素E2(PGE2)显著升高,AFP数值增高,可提示间质性膀胱炎。
影像学检查
膀胱镜
目的
用于排除膀胱癌/
原位癌,即使发现Hunner溃疡也只是反映出疾病的严重性,并不能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用于确定膀胱充盈及排空对盆腔疼痛的影响;
客观评价功能性膀胱容量。
意义:膀胱镜检查不仅能用于间质性膀胱炎的诊断,也能帮助治疗。因为膀胱镜能将溃疡型和非溃疡型间质性膀胱炎区分开来,而两者对治疗的反应是不同的。
组织活检
目的:了解膀胱黏膜的病变情况。
意义: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膀胱黏膜上皮剥脱或溃疡形成、黏膜层断裂缺损,肥大细胞浸润,为非特异性炎症表现。
常规膀胱活检不推荐用于间质性膀胱炎的诊断,但可以用于排除其他特异性诊断,如
膀胱原位癌。
膀胱水扩张
膀胱水扩张是通过水的压力使膀胱扩张。
通常是在
全身麻醉或腰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的(治疗性水扩张)。
水扩张后排空膀胱内液体时出现终末血尿,以及黏膜下出血被认为是间质性膀胱炎的特点。
诊断标准
美国NIADDK的关于间质性膀胱炎的诊断标准如下。
必需条件
膀胱区或下腹部、耻骨上疼痛伴尿频。
麻醉下水扩张后见黏膜下点状出血或Hunner溃疡。
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膀胱注水至80~100cmH2O压力保持1~2分钟,共两次后行膀胱镜检。
应发现弥漫性黏膜下点状出血,范围超过3个象限,每个象限超过10个,且不在膀胱镜经过的部位。
排除以下情况
清醒状态下膀胱容量大于350ml。
以30~100ml/min注水至150ml时无尿意。
膀胱灌注时有周期性不自主收缩。
症状不超过9个月。
抗生素、抗微生物制剂、抗胆碱能或解痉剂治疗有效。
清醒时每天排尿少于8次。
膀胱或下尿路结石。
放射性膀胱炎。
阴道炎。
年龄小于18岁。
鉴别诊断
间充质膀胱炎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如结核性膀胱炎、放射性膀胱炎、
腺性膀胱炎、细菌性膀胱炎、嗜酸细胞性膀胱炎等。
结核性膀胱炎
相似点:二者均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以及尿细菌培养常常阴性。
不同点:结核性膀胱炎既往多有
肾结核,临床表现除了
膀胱刺激征,还有血尿、脓尿以及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膀胱镜检查表现出膀胱壁形成典型的结核结节或暗红色大小不等的溃疡面。
放射性膀胱炎
相似点:二者均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不同点:放射性膀胱炎临床表现除了膀胱刺激征,还有突发、持续或反复的无痛性血尿,尿中带有大小不等的血凝块;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膀胱镜检查可显示黏膜充血水肿,甚至溃疡、穿孔。
细菌性膀胱炎
相似点:二者均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不同点:细菌性膀胱炎,由细菌感染引起,临床表现除了
尿路刺激征,还有血尿、脓尿以及发热等症状;尿培养可显示细菌阳性,膀胱镜检查表现出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有渗出物。
腺性膀胱炎
相似点:均会好发于女性,均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会阴区疼痛等症状,均可出现耻骨上膀胱区压痛。
不同点:腺性膀胱炎多继发于
下尿路感染或梗阻、功能异常;除了膀胱刺激征,还有肉眼血尿、
排尿困难;膀胱镜检查表现出膀胱黏膜粗糙不平,充血水肿、增厚、多发性的乳头状突起等。
嗜酸细胞性膀胱炎
相似点:均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会阴区疼痛等症状。
不同点:嗜酸细胞性膀胱炎,多是泌尿道过敏性疾病,既往有过敏或哮喘病史;除了膀胱刺激征,还有血尿、脓尿;膀胱镜检查表现出膀胱黏膜水肿、溃疡、红斑形成。病理检查可见嗜酸性细胞浸润。
治疗目的:控制疼痛,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
在保证症状可控的前提下,优先选择非手术治疗;
单一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联合多种治疗方法联用;
重点关注疼痛的改善程度,并将其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一般治疗
饮食治疗
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酸性饮料、咖啡、酒精、茶水、苏打水,避免食用巧克力、辛辣的食物及人工甜味剂。
饮食调节的方案要根据不同患者,提供个体化饮食疗法。
膀胱训练
频繁排尿会使膀胱长期处于低容量的状态,造成膀胱容量减小。
训练膀胱,定时排尿、延时排尿,能扩大膀胱容量、降低膀胱敏感性,使尿频、尿急症状得到缓解。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口服药物
M受体拮抗剂
M受体拮抗剂可以通过阻断膀胱毒蕈碱受体,缓解逼尿肌过度收缩,降低膀胱敏感性,改善下尿路症状中的储尿期症状。
主要有单用、与a受体阻滞剂联用两种方式。
不良反应:口干、头晕、便秘、
排尿困难及视物模糊等。一般不建议残余尿>50ml或存在逼尿肌无力或有
尿潴留等患者使用。
对于使用α受体阻滞剂后储尿期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持续存在的患者,可加用M受体拮抗剂。
α受体阻滞剂
通过阻断膀胱颈平滑肌的
肾上腺素能受体,松弛平滑肌,缓解出口动力性梗阻。
常用药物:坦索罗辛、赛洛多辛、萘哌地尔等。
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头痛、乏力、困倦、
直立性低血压、增加白内障术后虹膜松弛综合征发生率及性功能障碍。
镇痛剂
疼痛的药物治疗目标,是找到能够有效缓解疼痛而不良反应最小的药物或治疗方案。
首选非选择性、低效能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作为一线镇痛药物;如效果欠佳,再选择高效能、选择性NSAID。阿片类药物作为二线药物,应慎重选用。
抗抑郁药
作用机制:舒张膀胱平滑肌,减少膀胱紧张。
不良反应:有多汗、口干、视物模糊、排尿困难、便秘等;肝功能损害者慎用。
抗组胺药
作用机制:该药物作用于膀胱壁上的肥大细胞,抑制其释放炎症物质引起疼痛。
不良反应:嗜睡、精神活动低下、头晕和口干。哺乳期妇女暂停哺乳。
注意事项:该药物用于发病初期或严重的急性期,停药后易复发,建议继续服用维持剂量。
膀胱药物灌注
膀胱水扩张
膀胱水扩张既是检查方法,也是治疗手段,可缓解症状,甚至使症状消失,但其疗效持续时间较短,平均维持时间为6个月左右。
并发症较少见,包括水扩张后严重出血、症状加重及膀胱破裂等。
一般不可以多次重复。
二甲基亚砜与肝素
作用机制:二甲基亚砜有抗炎、止痛、抑菌的作用。
肝素可增强膀胱壁的保护层,也有抗炎、抗黏附的作用。
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脱发等。有出血倾向、抗凝治疗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灌注时需要插尿管;灌注后患者体液有大蒜样臭味。
羟氯生钠
作用机制:
羟氯生钠可引起膀胱表面愈合,进而减轻患者症状。
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等。
注意事项:目前该药物研究不多,其禁忌证也不明确。
透明质酸
作用机制:暂时性修补缺陷的上皮黏膜,有效缓解症状。
不良反应:水肿、发红、热感、局部重压感。
注意事项:适用于轻中度的患者;灌注时需要插尿管。
手术治疗
经尿道手术
仅限于有明确Hunner溃疡的患者。且术后随着时间推移,症状易于复发,大多需要再次治疗。
手术方式:经尿道电切/电凝、激光烧灼。
尿路重建手术
对于伴有严重症状的难治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如果其他治疗方案均未能控制症状,尿路重建手术可作为最后的治疗方法,用来改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尿路重建手术一般在经验较丰富的大型医院开展,术式包括尿流改道术(伴或不伴膀胱切除术)、膀胱扩大成形术等。
其他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本证属中医热淋、血淋、气淋、膏淋、劳淋的范畴。需辨证分型,中医师面诊之后规范治疗。
治愈情况
间质性膀胱炎治愈较为困难。
常需几种治疗方式联合使用,控制疼痛、缓解症状是治疗的主要目的。
危害性
患者长期经受骨盆疼痛及尿频、尿急,影响日常生活。
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往往存在精神伤的焦虑和抑郁,需要正确认识疾病,积极乐观面对疾病。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适当增加蛋白的摄入,如牛奶、瘦肉等。
某些食物可能导致症状加重,包括咖啡、茶、柑橘类水果、碳酸和酒精饮料、香蕉、西红柿、辛辣的食物、人工甜味剂、维生素C和小麦产品等。患者在1周至3个月尽可能地避免上述食物,然后通过逐一地增加某一种食物,连续观察3天,是否引起症状加重,找到那些患者的敏感饮食诱因,并避免食用。
生活管理
戒烟。
规律生活,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
小便护理:对于尿频的患者,可在上厕所后,清洗会阴部;可使用用成人尿不湿,但要注意及时更换,并清洗会阴部。
行为管理
膀胱训练,放松盆底肌实现,目标是降低排尿频率,潜在地增加膀胱容量。
控制液体的入量,定时排尿及有意识地延长排尿间隔。
热敷或者冷敷耻骨上或会阴区,有可能会减轻症状。
避免会加重间质性膀胱炎的行为,如穿紧身衣和习惯性便秘等
以下方式可缓解压力:多运动、适当洗浴、减少工作时间、冥想、瑜伽等。
心理支持
间质性膀胱炎由于存在疼痛和尿急、尿频,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来源于家庭、工作或既往创伤经历导致的压力,也会触发或加重盆腔疼痛。
如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应主动和家人沟通,得到理解和支持。也可以和医生沟通病情,了解疾病知识,讨论合理治疗方案。必要时可以咨询心理医生,缓解精神心理问题,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样一种慢性疾病。
预防
间质性膀胱炎的病因目前并不明确,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能减少发病。
养成好习惯,不抽烟、不饮酒。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心态乐观。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