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蜇伤是被蜂(如蜜蜂、大黄蜂、胡蜂等)蜇伤后出现局部和系统中毒症状,是一种生物性损伤,是临床急症之一。
蜂毒的主要成分是
组胺、神经毒、蚁酸,蜂尾部毒刺刺进皮肤后,可将毒素注入人体,从而引起的生物性中毒,导致局部或全身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溶血、肝肾损害、过敏性休克。
被蜂蜇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显著的烧灼感或痛痒感,周围潮红肿胀,中央常有一个刺蜇所致的淤点,较重者形成水疱。少数可伴有全身中毒现象,受蜇皮肤立刻红肿、疼痛。如果被成群的蜂蜇伤后,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出现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1.绷扎
立即绷扎被刺肢体的近心端,每隔15分钟放松1分钟,绷扎总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2.拔出毒刺
首先检查有无滞留于皮肤内的毒刺,发现后立即小心拔除。方法是用胶布粘贴后揭起或用镊子将刺拔出。若扎入皮肤的毒刺还附有毒腺囊,则不能用镊子夹取,以免挤入毒液而使反应加重,可以用尖细的针头或刀尖挑出毒刺和毒腺囊。
3.中和毒液
蜜蜂的毒液呈酸性,可选用肥皂水或5%~10%碳酸氢钠溶液洗敷伤口;黄蜂的毒液呈碱性,可选用
硼酸粉或食醋洗敷患处,以减轻局部症状。
4.局部疼痛、红肿处理
局部红肿处可外用
炉甘石洗剂以消散炎症,红肿严重伴水疱渗液,可用3%硼酸水溶液湿敷,疼痛严重时刻酌情使用止痛剂。四肢被蜇伤应减少活动,局部放置冰袋冷敷,以减少毒素吸收。
5.保持呼吸通畅
如果发生过敏性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的途中,要保持呼吸畅通。
1.野外驻训要穿长袖衣裤,戴面罩及手套,以免遭蜂蜇伤。
2.蜂在飞行时不要追捕,以防激怒而被蜂蜇。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