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甲型副伤寒是由副伤寒甲沙门氏菌经消化道感染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可通过生活用水、食物等传播引起流行。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传染科、消化内科
临床症状
高热、食欲缺乏、腹胀、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皮肤“玫瑰”疹、肝脾大等。
危害
可并发
肠出血、肠穿孔等,引起
腹膜炎,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
并发症
肠出血、肠穿孔、腹膜炎、休克等。
检查
血常规、细菌培养、免疫学检查等。
诊断
根据病史,高热、食欲缺乏、腹胀等表现及细菌培养、免疫学检查等做出诊断,确诊有赖于血、骨髓、大便等细菌培养结果。
治疗原则
抗菌治疗,对症治疗,防治各种并发症。
治愈性
积极治疗可改善症状。
饮食建议
清淡、易消化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注意饮食卫生。
病因
由副伤寒甲沙门氏菌感染所致。
传播途径
消化道传播,常见传播媒介有苍蝇、蟑螂等。
典型症状
1.发热表现为持续
高热,体温常达39℃~40℃以上,持续数日或数周,亦可表现为
不规则热,热度高低、持续时间、日间温差均无规律性。2.消化系统表现食欲缺乏、腹胀,可有便秘或腹泻,下腹有轻压痛。3.神经系统表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症患者可出现
谵妄、昏迷或头痛、呕吐、颈强直等。4.
皮疹多表现为“玫瑰”疹。5.其他多数患者有脾大,质软有压痛;部分有
肝大。
诊断依据
1.常有甲型副伤寒流行地区居住史或有饮食不洁史。2.有高热、食欲缺乏、腹胀、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皮肤“玫瑰”疹、肝脾大等表现。3.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是本病常见特征性表现之一。4.细菌培养可见副伤寒甲沙门氏菌,是诊断的金标准。5.抗副伤寒甲沙门氏菌鞭毛抗原抗体效价升高,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治疗方针
抗菌治疗,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1.抗菌治疗成人首选喹诺酮类,亦可应用头孢菌素类、
氯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等进行抗菌治疗。2.其他便秘患者供应充足液体,慎用开塞露或生理盐水低压灌肠,禁用口服导泻药物;腹胀患者禁用促进肠蠕动的药物,以免诱发肠道并发症。
其他治疗
高热者物理降温,慎用解热镇痛药,以免增加
肠出血、肠穿孔风险。
预后情况
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日常护理
1.环境和休息保持环境安静整洁,每天通风,避免强光刺激等;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充足。2.皮肤护理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皮肤。3.生活护理患者使用过的食具应煮沸,衣物、手帕等可用含氯消毒液消毒或阳光下暴晒。4.用药指导坚持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加量、减量、停药。
饮食调理
清淡、易消化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注意饮食卫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