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和胆囊癌的一类手术方式
可以切除病变胆囊,并获取病理学诊断
术后需预防出血、胆瘘等并发症
预后很好,很少会出现意外死亡,但仍有一定风险,需充分做好术前准备
定义
微创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创伤小,患者痛苦少、住院时间短(一般1-3天)、恢复快(术后1周即可正常工作)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主要的胆囊手术方法。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和早期胆囊癌等疾病,均可通过胆囊手术进行治疗。
治疗效果
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可以彻底切除病变胆囊,降低癌变风险,并获取息肉的病理学诊断,以制定进一步治疗或随访策略。
内镜保胆息肉切除术
最大限度地保留有功能的胆囊,降低了胆囊切除潜在手术及术后发生胆道功能障碍的风险。
可以完整切除病变,降低癌变风险,并获取息肉的病理学诊断,以制定进一步治疗或随访策略。
胆囊造口术
可以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压力,消除胆道炎症。
安全性
该手术治疗很少会出现死亡的情况,但仍存在一定风险,需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一般术后恢复良好。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传统的胆囊手术,即开腹胆囊切除手术,通常归为二级,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常归为三级。
根据我国《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单纯胆囊切除术住院费用大概在1万元到2万元,具体还要结合患者个人情况、病情、麻醉和手术操作不同,费用会有所差别。各地医保报销政策、就诊医院级别等不同,报销的比例也不同。
医院科室选择
根据我国《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在二级及以上级别医院可以开展此项技术。开展科室为普外科或肝胆外科。
不同的手术方法有不同应用范围,下面以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例进行说明。
适宜情况
胆囊切除术主要用于治疗胆囊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胆囊结石:这是胆囊手术最常见的原因。胆囊结石可能导致
胆囊炎、
胆管炎或
胆石症等并发症。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需求因人而异,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结石引起的胆囊炎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慢性胆囊炎:长期反复发作的胆囊炎患者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慢性胆囊炎可能导致胆囊功能障碍、梗阻等,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是指在胆囊内壁上生长的肿瘤样物质。部分胆囊息肉可能会发展成恶性肿瘤,因此,对于较大的胆囊息肉(通常直径大于1厘米)或者有恶变风险的胆囊息肉,需要手术切除。
胆管狭窄:胆管狭窄可能导致胆汁流受阻,引发胆囊炎或胆管炎。在某些情况下,胆囊手术可以用于治疗胆管狭窄。
胆囊肿瘤:胆囊肿瘤是一种罕见的病变,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对于良性胆囊腺瘤及Tis、T1a期
胆囊癌,可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其他期的胆囊癌除胆囊切除术外还需要附加肝部分切除及淋巴清扫。
腹腔镜手术是目前最常见的胆囊切除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然而,腹腔镜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特定情况下可能需要改为开腹手术。在决定手术方式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病史和手术风险进行评估。
不宜情况
随着器械设备的不断改进,以及手术经验的不断丰富,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存在禁忌证,经过充分评估和准备,仍然可以进行胆囊手术。
禁忌证
以下情况下不能做胆囊切除术:
严重心、脑、肺等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腹腔镜手术禁忌证
除以上情况外,以下情况不宜做腹腔镜手术,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咨询专业医疗人员。
曾经接受过上腹部手术。
因腹腔炎症或结核引起的腹腔广泛粘连。
妊娠末期。
开腹
胆囊切除术通常需住院5-7天。微创胆囊切除术通常需要住院1~3天,依据具体手术方式不同住院时间稍有差异。急诊情况下进行必要检查后即可开始手术。
需要告知医生既往腹部疾病病史及手术病史,如
肠结核、腹腔感染性疾病、胃手术、肝胆手术史。
需要告知医生目前所患疾病,比如流行性感冒、肺部炎症等,可能影响手术麻醉的情况。
需要告知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疾病,以及是否服用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药物。
需要告知医生有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治疗前检查
实验室检查
通常会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及尿培养、凝血功能、传染病指标、血生化等常规术前检验,排除手术禁忌证。
血常规: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的感染、贫血及血液系统疾病等。
凝血功能: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预防术中及术后出血情况的发生。
传染病指标:主要评估有无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传染病。
生化常规:了解患者肝肾功能及血糖。
血型:为术中及术后可能出血的情况做配血准备。
影像学检查
必要时需要行上腹部CT检查、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了解胆囊三角结构和胆道情况,尽量减少
胆管损伤等并发症。
其他检查
通常在手术前还会做
心电图、
肺功能检查等,判断患者的心肺功能可否耐受手术,对心肺功能较差者在术前、术中可能使用药物调整。
治疗前准备
【提示】非急诊手术患者,可根据医嘱进行如下治疗前准备。
调整正在使用的药物
对于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
利伐沙班等抗血小板、抗凝药,降糖药的患者,术前要根据情况进行停药或
肝素桥接治疗调整,以保证手术安全。
控制基础疾病
患有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时,要先控制好这些基础疾病再进行手术,否则可能增加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风险。
如果存在感染情况,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
肺部感染,需要积极抗感染后,再行手术治疗。
饮食准备
一般术前12小时禁止饮食,术前8小时禁止饮水。有抽烟喝酒习惯者,至少提前一周戒烟、戒酒。
清洁卫生
术前护士会在术前备皮,也就是剔除手术区域周围的毛发,目的是清洁手术区域。
腹腔镜手术入路多在脐周,一般用肥皂水清洗脐部。
衣着配饰要求
患者手术时会穿着病号服或宽松衣服,方便穿脱,减少对手术区域的影响,注意不要穿内裤,提前取下配饰物品,患者需佩戴腕带。
术前锻炼
为了手术后的变化可以进行适应性训练,比如适当运动增加肺活量,也可以向医护人员了解术后正确的咳嗽和
咳痰方法。
用药准备
通常会在手术前根据病情给予补液、抗生素(可用二代或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联用
甲硝唑,头孢过敏者可用喹诺酮类)、解痉等治疗,慎用镇痛药物,避免掩盖病情。
心理准备
医生护士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疾病的各种可能预后及并发症,以便对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
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生会详细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手术情况,手术方式以及手术风险和注意事项等,患者或家属应配合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这类手术一般是在麻醉下完成的,麻醉医生会详细说明麻醉情况、麻醉风险和注意事项,患者或家属应配合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治疗过程
麻醉情况
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医生会静脉输注药物使患者昏睡,通过口腔或者鼻腔插入气管插管或喉罩,帮助患者在术中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是没有意识的,感觉像“睡了一觉”。全麻通常比较安全,不会影响患者的智力。
体位
在手术台上一般需要仰卧位。与手术台保持水平。患者也可采取头高脚低仰卧位,并向左侧倾斜15°,以利用重力来帮助暴露胆囊。
手术过程
具体的治疗过程复杂多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外科医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定。
开腹胆囊切除术步骤
右侧肋缘下作斜切口或右侧经腹直肌切口。
探查胆囊及周边组织情况。
切除胆囊有两种方法,即顺行性切除法,是由胆囊管开始,由下向上剥离胆囊;逆行性切除法,如胆囊颈部粘连较重,周围结构不清,则从胆囊底部先将胆囊由胆囊床剥除后,再处理胆囊管。
切除胆囊,关闭腹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步骤
分别在脐部、剑突下2cm及侧腋前线肋缘下2cm做三个切口。通过脐部套管建立气腹,使用观察镜进行探查。
使用抓钳抓取胆囊壶腹部,解剖清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后分别离断结扎,然后将胆囊从肝胆囊床上剥离切除,并从剑突下切口取出胆囊。
查无活动出血,腹腔放气后各穿刺孔缝合。胆囊床处根据术中解剖分离的情况确定是否放置引流管。
内镜保胆息肉切除术步骤
患者术前漱口,口服
利多卡因胶浆行咽部局麻及祛泡,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体位选择仰卧位、头偏左侧。
经口插入胃镜后,充分冲洗胃腔,于胃窦前壁小弯以钩刀开窗,联合IT刀打开胃壁全层进入腹腔。
定位胆囊,于胆囊底部以钩刀联合IT刀切开胆囊壁,可见胆汁溢出,予吸尽。
进入胆囊腔内,根据
胆囊息肉大小及形态选择治疗器械,大者选择圈套器完整切除息肉、小者或黄色胆固醇性息肉予以活检钳咬除或氩离子凝固术(APC)烧灼处理、合并
胆囊结石予取石网篮取尽结石,探查胆囊排除息肉和结石残留。
钛夹闭胆囊壁开口。充分冲洗腹腔,必要时经腹壁穿刺放置引流管至手术区。
尼龙绳联合钛夹封闭胃窦入口,必要时内镜直视下放置胃管一根。
治疗感受
全身麻醉,手术中患者没有意识,也不会感到疼痛,手术结束后,麻醉师会叫唤患者,此时听从麻醉师的要求,配合睁眼、调整呼吸,清醒过程中会有恶心等轻微不适。
治疗时间
手术大约需要30分钟左右,复杂
胆囊切除术可能需要2-3小时左右,手术时间可能因病情严重程度、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而不同。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切口护理:如果腹部有切口,需保持干燥清洁卫生,2~3天换药一次。
体位护理:清醒且血压稳定者,改为半卧位,医护人员会指导患者有节律地深呼吸,达到放松和减轻疼痛的效果。
运动:开腹胆囊切除术后24小时即可下地活动。微创胆囊切除术后8小时完全清醒后即可下地活动。
洗澡:术后7-10天左右待切口恢复拆线后,即可正常淋浴洗澡,但需注意保持干燥清洁。
监测与检查
全麻手术后通常需要监测
生命体征,包括监测血压、心率、脉搏、呼吸、血氧等。
有切口及引流管的患者,要注意监测切口及引流管的渗血、渗液等情况,如果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营养
全麻患者术后第1天胃肠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饮食以流食为主,包括粥、果汁等,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出现肠道排气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术后恢复饮食后加强营养,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需多饮水,勤排尿,避免憋尿。
并发症及应对
出血
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和伤口渗血情况;有腹腔引流管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
如出现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腹腔引流管引流出大量血性液体等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胆瘘
术中胆道损伤、胆囊管残端缝线或闭合夹脱落是胆囊切除术后发生
胆瘘的主要原因。
患者出现发热、腹胀、腹痛、
腹膜刺激征等表现,或腹腔引流液呈黄绿色胆汁样,常提示发生胆汁渗漏。
需要医生及时处理,充分引流胆汁:取半卧位,安置腹腔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将漏出的胆汁充分引流至体外是治疗胆瘘最重要的措施。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长期大量胆瘘者应补液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防止胆汁刺激和损伤皮肤:及时更换引流管周围被胆汁浸湿的敷料,予
氧化锌软膏或皮肤保护膜涂敷局部皮肤。
切口感染
表现为伤口红、肿、热、痛,严重时形成局部脓肿。若发现需立即告知医生,多是因为不注意卫生导致切口污染、继发细菌感染等。
处理措施主要是去除引起的病因、清洁创面、定期换药,切口引流,抗生素抗感染等。
恢复过程
疼痛及切口恢复
术后患者多数存在切口疼痛不适,与手术创伤刺激有关,是术后的正常反应。
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疼痛可逐渐减轻或消失,必要时医生会进行止痛处理。
换药及拔管
除非特殊情况,一般术后2~4天进行换药,观察切口恢复情况,更换敷料。
瘢痕情况
腹腔镜切口小,恢复快,一般无
瘢痕,开放手术切口相对较大,可能形成瘢痕。
半年后瘢痕逐渐变得平整、颜色淡、质地柔软、没有痛痒感觉,但
瘢痕体质患者可能出现
瘢痕疙瘩。
后续治疗
治疗后用药
胆囊根治性切除术后一般无需用药,仅使用止血或补液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输注消炎药抗感染治疗,具体需要由医生综合分析,请严格遵医嘱。
康复训练
胆囊切除手术后,需卧床6小时,6小时后若患者无特殊不适,开腹手术病人可在床上活动,微创手术病人可下地活动。
术后1~2天内,避免剧烈运动,可在家属照顾下,小范围内进行慢走等轻微活动。
术后1~2周后,患者可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但仍注意要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1月后,大部分患者已完全恢复,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
复查
胆囊根治性切除术后复查
胆囊根治性切除术,由于患者情况不同,复诊时间可能略有差异,一般遵医嘱进行即可。
复诊内容通常为换药及拆线,查看有无并发症以及手术瘢痕等。
术后若存在伤口出血、引流管脱出、切口感染、腹痛、胆瘘等情况,要立即到医院治疗。
内镜保胆息肉切除术后复查
术后3个月复查内镜及腹部彩超,观察胃内创面愈合情况;
术后6个月、1年各复查1次,之后每年复查1次腹部彩超,了解有无
胆囊息肉复发。
日常生活
良好的生活方式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有积极的帮助。
调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尽量避免肥肉、海鲜、油炸食品等,尽量做到不喝酒和含酒精的饮料。
经常运动,每天做至少2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如快走、打太极拳、打羽毛球等。
保证充足睡眠,心情舒适,避免情绪激动。
如果体重比较重,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制订减肥食谱和运动计划,并严格执行,减轻体重。
定期做体检,可以关注血脂、血糖等指标。认真阅读体检结果和医生建议,如果出现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