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感染

更多功能

寄生虫感染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生长繁殖,并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
寄生部位不同,症状不同,可有发热、咳嗽、腹痛、头痛、癫痫、视力下降等
主要包括对症治疗、抗虫治疗、手术治疗等
大多数可以治愈,少数预后不佳
定义
寄生虫感染是指寄生虫侵入宿主后生活一段时间,且不引起明显的临床表现的病理状态。如果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寄生虫感染则称为寄生虫病
宿主是为寄生虫提供生存环境的生物,宿主可以是人或其他动物、植物等,本文中所说的宿主主要是指人。
寄生虫感染人体后可无症状,也可出现发热、咳嗽、腹痛、头痛、癫痫、视力下降等,主要通过体液或病变部位等检出寄生虫来确诊。
分类
寄生虫感染的分类方法较多,如根据寄生虫感染的特点可分为急性感染、潜伏性感染、带虫者、慢性感染等。根据病原体分类分为原虫病、蠕虫病等。
根据感染特点分类
急性感染
感染后起病急,如急性血吸虫病等。
潜伏性感染
有些寄生虫感染后,机体既无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出病原体,称为潜伏期感染。
如刚地弓形虫,在机体抵抗力正常时潜伏感染,无症状,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大量增殖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带虫者
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人体感染寄生虫后虽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可携带和传播病原体,称带虫者。
广义的带虫者包括人和动物。
由于带虫者能传播病原体,因此在流行病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感染
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就会逐渐转入慢性持续感染阶段。
根据病原体分类
常见的人体寄生虫,按照形态多可分为原虫、蠕虫等,蠕虫主要包括吸虫、绦虫、线虫,感染后可导致不同疾病。
原虫病
如阿米巴病、黑热病疟疾
蠕虫病
吸虫病:如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和肝吸虫病。
绦虫病:如猪带绦虫病和牛带绦虫病等。
线虫病:如丝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
其他蠕虫病:如棘头虫病、铁线虫病、水蛭病等。
发病情况
寄生虫病分布广,遍及全球,尤其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农村或经济落后地区。在我国,寄生虫病的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许多寄生虫病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已明显下降。
2020年全国尚存晚期血吸虫病患者29517例,其中急性血吸虫病仅1例。
2018年全国包虫病监测点筛查294101人检出包虫病患者214人,人群患病率为0.07%。
2015年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农村重点寄生虫感染率为3.93%,其中蠕虫感染率为3.25%,肠道原虫感染率为 0.79%。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