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手术

更多功能

打呼噜手术
概述 应用范围 治疗前 治疗过程 治疗后
泛指治疗打呼噜的手术
术前须常规进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电子鼻咽喉镜,以及影像学和凝血机制等检查
经过正规积极治疗后,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定义
打呼噜手术,即治疗鼾症的手术,是通过纠正鼻、咽、颌面不良结构或改变呼吸通道,起到缓解打呼噜症状的手术,是治疗打呼噜的常规手术方式。
打呼噜的发生是在睡眠期间,气流通过上呼吸道时,冲击咽黏膜边缘和黏膜表面分泌物引起振动而产生的声音,若响度超过60分贝以上,妨碍上呼吸道呼吸气流的通过,影响同室人休息或导致他人烦恼者称鼾症。
分类
主要依据引发打呼噜的上呼吸道狭窄和阻塞平面不同,选择不同的术式治疗,可同期或分期进行,选择单独或联合施术。
鼻部手术
若鼻腔平面阻塞,可行如鼻瓣塌陷扩张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鼻甲肥大的部分切除或黏骨膜下切除术,以及鼻息肉肿瘤切除术等手术。
咽部手术
咽部平面阻塞致病者,可针对性选择扁桃体切除术和(或)腺样体切除术、腭咽成形术(PPP)、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及改良术式、软腭小柱植入(pillar system)、硬腭截短软腭前移术。
舌部手术
睡眠时舌根后坠与咽后壁接触,是引起本征上呼吸道阻塞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肢端肥大症等舌体肥大的患者,施行舌部分切除术是适宜而有效的。
舌根舌体的外科基本技术可以分为缩小舌根舌体体积的舌根舌体减容技术和将舌根向前牵拉的舌根前徙技术。
下咽部手术
下咽狭窄和塌陷阻塞的情况少见。可由会厌的异常肥大、松弛、柔软,杓会厌皱襞黏膜的肥厚松弛及上述部位的良恶性肿瘤引起。
可行颏舌肌前移术、舌骨悬吊术、舌根牵引术、下颌骨前徙术等,以扩大下咽部气道。
颌骨前徙手术
用以扩大舌根与咽腔后壁的气道,防止舌根后坠,如下颌骨前徙技术、下颌骨下部矢状骨切开术。
有颅颌面畸形者,可进行扩大上气道前后径及改善舌骨上和腭帆肌肉张力与塌陷方面的治疗,即上下颌骨前徙术。
气管切开术
可用于某些严重憋气的打呼噜患者,以起到有效预防因咽腔堵塞所致的呼吸困难和窒息发生。
上呼吸道消融成形手术
医生可根据患者的病因和解剖特点,定位选择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借助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完成的手术。
包括:鼻甲减容术,软腭减容术,软腭上行打孔术,悬雍垂缩短术,腭咽弓打孔术,舌根减容术和扁桃体减容术等。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腺样体肥大、鼻中隔偏曲、鼻腔畸形、扁桃体肥大、病理性肥胖、咽腔狭窄、颌面畸形等。
治疗效果
通过准确定位原发疾病后施行手术者,大多数的打呼噜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手术后30天内通常可以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安全性
这类手术通常比较安全,在全面、系统完善术前评估,并准备充分后施术者,极少导致死亡。
对于成功进行鼻腔、鼻咽部手术者,恢复鼻腔正常通气后,打呼噜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
咽部手术,如采取腭咽成形术或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等术式者,短期内或可出现饮食反流入鼻腔的现象。
选择舌咽平面手术时,可能发生暂时性舌下神经麻痹、味觉下降、舌运动障碍和吞咽困难等并发症。
进行下咽部狭窄和阻塞的治疗后,可能存在术后误咽和声带运动障碍等现象的风险。
行颌面矫治、整形手术者,会对颌面外形有所改变,且术后痛苦较大。
气管切开术后,可致通气改道而需要行气管切开护理,会对术后发声造成一定程度影响,也可能增加气管和肺部炎症发生的概率。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在我国许多地区,治疗打呼噜的手术被列为三级和四级手术。
这类手术涉及鼻腔、鼻咽、口咽、颌面及颈部等可能引发口咽气流紊乱的解剖区域。部分类型已在我国长期开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有些手术需要医生具有较为丰富的诊治经验和较高的手术技巧,常由高级别相关亚专科医生施行。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进行这项手术的费用通常在0.5万至2万元,包括手术费、麻醉费、材料费等。根据医院等级、耗材种类、麻醉和手术操作不同,费用会有所差别。各地医保报销政策、就诊医院级别等不同,报销的比例也不同。
医院科室选择
通常情况下部分手术可在二甲级医院进行,难度较大的手术类型需在具有手术条件和经验的三级和以上级别的医院进行。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