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是一种皮肤毛囊皮脂腺发生多形态
皮疹的慢性炎性皮肤病,也是皮肤科的常见病。
痤疮又叫青春痘、面皰、粉刺,本病归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肺风疮”“面疮”等病证范畴。
痤疮在青春期人群或青壮年身上多见,常在青春期后自然减轻或消退。
痤疮的临床特点是,毛囊口部位出现粉刺、炎性
丘疹、脓疱、结节、囊肿、
瘢痕等多种形态的皮疹。皮疹散在分布,多为针头或米粒大小。
病因病机
素体阳热旺盛,可致热蕴肺经,复受风邪,熏蒸面部,或先天肾之阴阳平衡失调,肾阴不足,致相火天癸偏旺,而发为本病。
后天饮食生活失调,过食肥甘厚味或辛辣炙博之品,可致脾胃内蕴湿热,上蒸头面,血热瘀滞,本病乃发。
脾气不足,运化失职,可致湿浊内停而郁久化热,炼液为痰,湿热痰瘀凝滞肌肤,发为本病。
恼怒忧思过度,可致肝气郁结,气滞血阻而化热,上冲颜面,本病乃发。
临床特点
不同形态皮损
白头粉刺为1毫米大小的白色丘疹,皮肤表面无开口,破溃后挤出黄白色豆腐渣样物质。
黑头粉刺为毛孔中黑色圆顶状丘疹,皮肤表面有开口。
丘疹为隆起小红疙瘩,直径1~5毫米,伴局部疼痛。
脓疱为丘疹中心可见白色脓疱,脓疱内充满白色脓液,疼痛较重。
结节为皮肤表面坚硬疼痛的肿块,直径大于5毫米。
囊肿为皮肤深处有脓液的肿块,里面充满脓液和血液。
不同证型表现
脾胃湿热证
皮疹红肿、疼痛,或皮疹中心有白色脓疱。
伴口臭,便秘,尿黄等。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肝经郁热证
面颊两侧皮疹发红,疼痛明显,女子常于月经前皮疹增多。
伴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大便干结。
女子月经不调或痛经,乳房胀满不舒。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刮痧
背部刮痧
充分暴露颈部及背部。
操作者先定位大椎穴到至阳穴。
再在刮痧部位均匀涂抹刮痧油。
以大椎穴为始,以至阳穴为终。
刮拭方向:从上向下线形刮拭。
刮拭时间:刮拭10分钟或刮至出痧。
再按照上述方法从肺俞穴刮到胃俞穴。
穴位刮痧
刮痧穴位为合谷,曲池,丰隆。
在相应的穴位处涂适量的刮痧油。
每个穴位刮拭10分钟,每日1次,连续10日。
小荷贴士
手持刮痧板的一面或一角,使刮痧板与皮肤成45度角,在需要刮痧的位置由上向下刮拭。
刮痧速度要适中,所用压力平稳、均匀。
保健以皮肤潮红为度。
连续治疗3天没有效果,请及时就医。
刮痧治疗后需要严格防晒,以防恢复期皮肤产生色素沉淀,最好避免长时间的户外活动。
特别提醒:本方法为辅助治疗方法,操作有一定难度及适应性,最好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重症患者建议及时就医。
拔罐
主穴
胸段背俞穴,大椎,至阳。
配穴
脾胃湿热证,加脾俞、胃俞。
肝经郁热证,加心俞、肝俞。
操作方法
留罐法
请患者保持俯卧位。
选择大小适宜的火罐。
操作者采用闪火法,在上述穴位拔罐。
留罐时间是10~15分钟。
拔罐频率为每日2次,10次为1个疗程。
走罐法
请患者呈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
操作者在背部涂抹适量润滑油。
选择大小适宜的火罐。
用闪火法在背部拔罐。
沿膀胱经及督脉走行,轻轻推拉火罐。
至循行线上皮肤出现明显痧斑可停止操作。
起罐并将背部润滑油擦拭干净。
拔罐频率为每周1次,8次为1疗程。
小荷贴士
在选好的治疗部位上,先用毛巾浸开水洗净患部,再以干纱布擦干,为防止发生烫伤,一般不用酒精或碘酒消毒。如因治疗需要,必须在有毛发的地方或毛发附近拔罐时,为防止引火烧伤皮肤或造成感染,应行剃毛。
留罐时间可根据罐的负压大小,及拔罐部位的皮肤情况适当调节。
起罐时, 一般先用一手夹住火罐,另一手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使气体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若罐吸附过强时,切不可用力猛拔,以免擦伤皮肤。
治疗的间隔时间,按局部皮肤颜色和病情变化决定。急性病治愈为止,一般慢性病以7~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应间隔3~5天(或等罐斑痕迹消失)。
若在拔罐后不慎起水疱,不要惊慌,一般直径在1厘米内散发的(每个罐内少于3个),可不用处理,机体会自行吸收。若局部出现较大的水疱,直径超过1厘米,每个罐内多于3个或伴有糖尿病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拔罐过程中若出现头晕、胸闷、恶心欲呕、肢体发软、冷汗淋漓, 甚至瞬间意识丧失等晕罐现象,处理方法是立即起罐,使患者呈头低脚高卧位,必要时可饮用温开水或温糖水,或掐水沟穴等。密切注意血压、心率变化,严重时按晕厥处理,及时就医。
治疗过程中,禁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食物,忌挤压尚未成熟痤疮,忌用强刺激性的洁面剂洗脸。
面部痤疮采用拔罐辅助治疗效果较好,但须坚持1~2个疗程才能获得较理想的疗效。
特别提醒:本方法为辅助治疗方法,操作有一定难度及适应性,最好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重症患者建议及时就医。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