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口服或注射药物诱导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
诱导排卵的成功率约为80%,疗效与患者的基础情况、诱导排卵的方法相关
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双胎和多胎率低
可能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胎妊娠等
定义
促排卵是重要的助孕技术之一,主要用于治疗女性因
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
通常可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诱导卵泡的成熟和排出。
促排卵可通过口服药物,诱导卵巢内单卵泡或少数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出。
此外,还有辅助生育技术中的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其采用卵泡刺激素(FSH)使多个卵泡发育,以便在一个周期内获得多个卵细胞。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促排卵主要用于治疗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或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IVF-ET)助孕过程中获得多个卵细胞。
治疗效果
诱导排卵的成功率约为80%。具体的疗效与患者的基础情况、诱导排卵的方法相关。
需要强调的是,排卵率不等同于妊娠率,有排卵的周期受孕的概率最高也只有20%~25%。对于无排卵的患者,药物诱导出现排卵即为有效,是否妊娠还需耐心试孕,等待机遇。
安全性
口服药物促排卵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双胎和多胎率低,自然流产、出生缺陷及
异位妊娠发生率与自然妊娠相近,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的风险低于1%。
超促排卵需要由专业的生殖医生根据超声和激素水平的变化动态调整用药方案,以最大程度避免卵巢过度刺激。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口服促排卵药物用药方法简单。
在自然周期月经或孕激素撤退出血后的第3~5天开始,连续用药5天左右。
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量和时间,同时采用基础体温、超声或尿血清黄体生成素(LH)试纸监测排卵情况,指导同房。首选超声监测,其可以同时监测卵泡发育情况。
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是二线治疗方法,方案多样。
主要包括小剂量递增和大剂量递减两种方案,更推荐小剂量缓增方案。
应在有超声进行卵泡监测的条件下使用。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口服药物费用因选择的药物、生产厂家的不同,一个周期的治疗费用从60~800元不等。
基于同样的原因,注射药物费用一个周期约250~3000元不等。
此外,还有定期超声检查的费用等。
医院科室选择
促排卵可选择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或部分医院特别设立的生殖科进行治疗。
适宜情况
排卵障碍性不孕或因其他原因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患者。
不宜情况
子宫不具备妊娠功能者;
急性盆腔炎症或全身性疾病不适宜妊娠者;
无法耐受促排卵药物治疗者;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等。
开始促排卵治疗前需要由医生综合评估患者的一般状态,完善抽血、影像等相关检查。通常不需要住院。
治疗前检查
实验室检查
性激素六项、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了解患者的基础状态,排除潜在的内科疾病。
影像学检查
盆腔超声,了解有无妇科基础疾病。
如有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结果,可更好地了解有无
输卵管积水或双侧输卵管不通的情况。
对于以
多囊卵巢综合征为代表的
排卵障碍患者,可先行促排卵治疗3~6个月,如排卵问题已改善,但仍未怀孕,再行输卵管评估。
对于不孕时间较久的患者,也可先行输卵管检查,在确认有自然受孕可能的情况下再开始促排卵治疗。
治疗前准备
控制基础疾病
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如存在超重、
胰岛素抵抗,建议先进行相应的体重控制或治疗。
体重指数至少在28~30kg/m2以下再开始促排卵治疗为好。
安排生活工作
口服药物促排卵治疗通常每1~2个月经周期门诊复诊,不太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注射卵泡雌激素(FSH)等促排卵方案,尤其是超促排卵需要在一个月内多次来医院进行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和抽血化验,故需提前安排好工作和就医时间。
术前锻炼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调整生活作息时间。
饮食准备
合理安排饮食,纠正营养不良,避免体重过轻或超重。
治疗过程
口服药物过程
氯米芬:月经第3~5天开始,50~150mg/天,连用5天。不建议超过6个周期。
来曲唑:月经第3~5天开始,2.5~7.5mg/天,连用5天。不建议超过6个周期。
注射药物过程
注射促性腺激素主要有递增和递减两种方案:
递增方案
最初每日卵泡雌激素(FSH)低剂量(37.5~75IU/d),根据卵巢反应调整剂量,逐步小剂量增量(37.5-50IU),直到最后超过FSH阈值,从而诱导卵泡发育和排卵。
一般用药4~7天后,抽血查
雌二醇(E
2)水平,结合B超监测,首次评估卵巢反应。
至少一个卵泡直径≥18mm,内膜厚度≥0.8cm时,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俗称“扳机”),通常于36小时后发生排卵。
在卵巢过度刺激风险较高的人群,推荐低起始剂量、长疗程治疗方案,起始剂量可用37.5IU/d。
递减方案
初期FSH的起始剂量等于卵泡的反应剂量,如150-225IU/d,直接诱导卵泡发育。
此后每3天FSH用药剂量可逐渐降低(37.5-50IU/d),诱导单一优势卵泡发育。
递减方案更适用于既往经过促排卵治疗,已明确卵泡反应剂量的患者。
治疗时间
口服用药,每个月经周期通常服药5天,而注射药物促排卵,根据卵巢对药物的反应性,治疗时间不定,通常在10~30天之间。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解释治疗过程,指导同房时间和频率。
监测与检查
通过B超和激素水平的测定,监测卵巢的反应性,包括卵泡的数量、大小、生长速度和外周血中性激素水平,随时调整用药剂量。
如发现≥4个卵泡,直径>14mm;或≥10个卵泡,直径>10mm,或
雌二醇(E
2)水平>1000pg/ml,需终止促排卵治疗,降低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和
多胎妊娠的风险。
饮食营养
合理膳食,补充优质蛋白和微量元素,均衡营养。
并发症及应对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以卵巢增大、血管通透性增强、胸水腹水为主要特征,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口服促排卵药物发生OHSS的风险<1%。
大多数OHSS病例的发生与注射促性腺激素进行卵巢刺激有关。常发生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后3~7天。妊娠可能加重病情。
轻度OHSS多可门诊随诊,重度和危重者需住院治疗。如感觉腹胀,甚至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胸闷、呼吸急促、尿量减少等不适,应急诊就诊。
多胎
多胎是双胎、三胎及更多胎的总称,自然妊娠的多胎发生率约为1.2%,促排卵治疗可显著增加卵泡同期发育的数目,是多胎妊娠发生率增加的重要原因。
多胎妊娠孕产妇妊娠剧吐、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贫血、剖宫产、产前、产后出血、产后抑郁等孕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胎妊娠;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等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单胎妊娠。
三胎及更多胎孕妇,建议择期进行减胎术。
恢复过程
如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轻、中度预后良好,重度和危重者需住院,及时治疗也可以有良好预后。住院时间数日至月余不等。
如因多胎行减胎术,术后可能会有轻微腹部绞痛、或羊水漏出。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外阴清洁,禁止性生活。避免穿刺点感染。术后1~2周超声检查,确认存留胎儿的状态。
后续治疗
如口服促排卵治疗失败,则建议注射促性腺激素治疗。
如简单的促性腺激素治疗失败,则建议控制性超促排卵(COH)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辅助受孕。
日常生活
口服促排卵药物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应用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时需定期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患者需提前安排好工作。
保证性生活频率是利于怀孕的重要措施,建议每周同房2~3次。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