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细菌引起的脑膜、脊髓膜和脑脊液炎症
主要表现为发热、抽搐、头痛、呕吐、颈部僵直、肢体无力、昏迷等
最常见的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
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辅以支持治疗、康复治疗
定义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是由细菌引起的脑膜、脊髓膜和脑脊液的炎症病变,部分患者可累及脑实质,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最常见的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
脑膜炎双球菌。
主要表现为发热、抽搐、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部僵直及活动受限、肢体无力、失语、
视野缺损、听力下降、嗜睡、昏迷等。
发病情况
目前我国暂无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发病情况的权威数据。
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以内的婴幼儿。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不同致病菌的高发时间有所差异。
脑膜炎球菌感染以春季发病较多。
致病原因
最常见的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
脑膜炎双球菌。
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杆菌、沙门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李斯特菌等。
传播过程
传染源:主要是本病患者、感染病菌但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者、健康的病菌携带者。
传播途径:可通过飞沫传播、呼吸道传播、密切接触。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发病机制
本病的致病菌感染途径有多种类型。
血行感染:当心脏、肺以及其他脏器感染后,致病菌可经血液循环侵入蛛网膜下腔。
直接扩散:可由邻近组织器官的感染,如中耳炎、
乳突炎、
鼻窦炎等感染病灶直接蔓延引起。
外伤、医源性感染:可通过颅骨、鼻窦或乳突骨折,或神经外科手术侵入蛛网膜下腔引起感染。由腰椎穿刺引起者罕见。
无论哪种途径,当患者免疫力低下时,致病菌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引起炎性反应,导致软脑膜、脑膜血管充血、炎性细胞浸润。
高危人群
免疫力低下者,如早产儿、低体重儿、老年人等。
流行性感冒、流脑患者密切接触者。
主要症状
本病多为急性或暴发性起病。
感染症状
不同的致病菌感染不同部位,表现的症状不同。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发热、寒战、打喷嚏、流鼻涕,也可有咽痛、咳嗽、
咳痰等表现。
惊厥发作
与癫痫发作不同,常表现为全身抽搐或仅见面部、肢体轻微抽搐,或反复持续眨眼、呼吸不规则、憋气等。
心内膜炎
患者午后、晚上体温升高,手指和脚趾指垫处可有豌豆大的红色或紫色痛性结节,还可伴有全身不适、乏力。
中耳炎、乳突炎
可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外耳道可有黏稠分泌物流出。
鼻窦炎
可表现为鼻塞、流黄涕。
皮肤感染
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如毛囊炎、疖肿、蜂窝组织炎等。
颅内压增高
头痛、呕吐。
婴儿可表现为前囟饱满、张力增高、
颅缝分离、头围增大等。
脑膜刺激征
头痛,颈部僵硬,活动时加重,尤其是低头时明显加重。
喷射性呕吐。
婴幼儿可表现为躁动、尖叫、哭闹。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偏瘫:一侧肢体力量减弱、活动不便,或完全瘫痪,同时伴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以对疼痛和冷热刺激的敏感性缺失较明显。
偏盲:单眼或双眼看东西时,一侧视野缺失,无法看全视野全貌。
失语:主要表现为语言的表达、理解力受到影响。
听力下降:表现为单耳或双耳听力下降。
意识障碍
初期可表现为意识淡漠、反应迟钝、行为懒散,逐渐发展为意识模糊、答非所问。
随病情加重,可出现昏睡,昏迷。
癫痫发作
可表现为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常伴双眼上翻、牙关紧闭、面色青紫或苍白。
也可表现为眼睑、口角、手指、脚趾的不自主抽动。
紫癜、瘀斑
初期可表现为弥散性红色斑丘疹,可迅速转变为皮肤淤点、
瘀斑。
主要见于躯干、下肢、黏膜以及结膜,偶见于手掌及足底。
并发症
脑水肿/脑疝
早期症状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嗜睡或反应迟钝。
严重者可出现呼吸不规则或骤停、昏迷等。
硬膜下积液
主要发生在1岁以下婴儿。
发病治疗48~72小时后,脑脊液有好转,但体温不退或体温下降后再升高。
症状好转后又出现
意识障碍、惊厥、儿童前囟隆起或颅压增高等症状者,首先应怀疑本病的可能性。
化脓性脑炎、脑脓肿
细菌引起脑实质炎症。
主要表现为进行加重的意识障碍、癫痫发作、
颅内高压症状,如头痛、恶心、喷射样呕吐。
脑室管膜炎
多见于治疗不及时的患者。
表现为在足量、敏感抗生素治疗下,仍发热不退,惊厥、意识障碍等症状无改善。
治疗较为困难,病死率和致残率高。
就医科室
神经内科
出现头痛、
偏盲、失语、听力下降、肢体感觉
运动障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儿科
儿童、婴幼儿出现发热、惊厥、呕吐、尖叫哭闹或嗜睡、前囟饱满、头围增大等,建议及时就诊。
感染科
出现发热、寒战、咳嗽、呕吐、头痛、
皮疹、淤点、
瘀斑时,建议及时就诊。
急诊科
如出现颈部僵直及活动受限、剧烈头痛、全身抽搐、昏睡或昏迷、休克等情况,建议尽快到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若出现
高热,可在就医等待期间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毛巾擦拭颈部、腋窝处皮肤,并记录体温变化。不建议就医前自行应用退烧药,以免加重症状或掩盖病情。
若患者意识丧失,应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异物,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
若患者全身抽搐,应移开周围危险物品,不可强行撬开口腔或在患者嘴里塞毛巾、筷子等。
儿童患者无法准确描述自身症状,家长可帮助记录出现过的症状,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发热吗?发热多久了?最高多少度?
有没有头痛、呕吐?程度如何?
是否有肢体无力、感觉减退、麻木等症状?
有无听力下降?
病史清单
有无毛囊炎、皮肤疖肿、蜂窝组织炎病史?
有无颅骨、鼻窦或乳突骨折史?
有无外科手术史、腰椎穿刺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头颅CT/磁共振检查(MRI)、鼻窦CT、乳突CT等。
其他检查:脑电图、纯音测试检查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有上呼吸道感染、肺炎、
心内膜炎、中耳炎等其他系统感染史。
可有皮肤化脓性感染史,如毛囊炎等。
可有颅骨、鼻窦或乳突骨折史,神经外科手术史、腰椎穿刺史。
症状
急性发病、快速进展。
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偏瘫、失语、
偏盲、
神经性耳聋、癫痫发作、颈强直、嗜睡、昏迷等。
查体
医生通过体检了解
生命体征、运动以及病理反射是否出现异常。
生命体征:检查血压、心率、脉搏、呼吸是否正常、稳定。
眼部检查:观察患者双眼瞳孔是否等大,观察患者视野范围有无缺损。
运动功能检查:观察是否能完成抬手、坐起、站立、行走等动作,是否需要辅助。
皮肤感觉检查:用棉签在患者皮肤上滑动,或用钝针轻扎皮肤,根据对感觉的敏感性,评估
感觉障碍的程度。
观察患者仰卧位屈曲颈部时,是否出现头痛、颈部僵硬。
患者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医生屈曲患者颈部时,是否出现屈髋屈膝。
患者仰卧位,一侧下肢屈髋屈膝均呈直角,医生此时按握住膝关节,并向上抬举足跟部,查看大腿和小腿夹角是否小于135度。
腱反射检查
观察敲击肘关节、膝关节的肌腱时上臂、大腿肌肉收缩情况。
本病可表现为肌肉收缩增强或减弱。
病理反射检查
医生利用钝头竹签轻划患者足底、足背等相应部位,查看脚趾屈伸反应是否异常。
本病常表现为足趾异常伸展,呈扇形。
检查检验
实验室检查
检查目的:了解全身情况,是否存在感染,初步判断病原体类型。
检查结果:出现白细胞数量增加,以
中性粒细胞为主,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血清降钙素原>0.5ng/ml等表现,提示细菌感染。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检查
检查结果:可见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后低密度区周围可有环状强化。
注意事项:在症状出现最初4~5天内,本病患者头颅CT可能无明显异常。CT检查有一定辐射量,儿童、孕妇禁忌。
头颅磁共振检查(MRI)
检查目的:可明确病灶部位,诊断价值高于CT。
检查结果:早期可正常,随病情进展可显示蛛网膜下腔高信号,可不规则强化。后期可显示弥散性脑膜强化、
脑水肿、脑膜增厚、脑积水、脑脓肿等。
注意事项:有假牙、体内有钢板、心脏支架等金属植入者,需告知放射科医生,根据金属具体材质及磁共振机器决定是否能行MRI检查。
脑脊液检查
检查目的:可检出病原菌,指导临床用药。也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观察疗效。
常见检查结果
细胞数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蛋白质升高,糖、氯化物降低。
脑脊液涂片革兰染色阳性率在60%以上,细菌培养阳性率在80%以上。
注意事项
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避免过早活动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避免用力咳嗽、排便等增加腹腔压力的活动。
脑电图检查
检查目的:判断是否出现癫痫,癫痫类型。
检查结果:可出现棘波、尖波、棘慢波、尖慢波等癫痫发作特有的波形。
注意事项
检查过程中保持安静、放松。
听从医生的指令,进行睁眼、闭眼、加快呼吸频率等。
检查时不能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
鉴别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
相似点:均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症状。
不同点
结核性脑膜炎多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可有结核病患者接触史,表现为长期低热、盗汗。
脑脊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往往不如
化脓性脑膜炎明显,脑脊液抗酸染色性强,可检出结核分枝杆菌DNA。
病毒性脑膜炎
相似点:均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偏瘫、失语等症状。
不同点
脑脊液淋巴细胞计数增多,糖及氯化物一般正常或稍低,细菌涂片或细菌培养结果阴性,脑脊液病原学检查可确诊。
隐球菌性脑膜炎
相似点:均可有脑膜刺激症状、
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
不同点
多发病于30~60岁,隐匿起病,病程迁延,多以间断性头痛、呕吐、不规则发热起病,并持续性加重。
脑脊液中,以
淋巴细胞增高为主;墨汁染色,可检出新型隐球菌。
治疗目的:尽早、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杀灭致病菌,控制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抗菌药物治疗,辅以对症治疗及康复治疗等。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密切监测体温、意识、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
发热者可给予物理降温。
呕吐者暂停进食、饮水。
避免用力排便、咳嗽,排便费力时可给予缓泻剂疏通大便。
出现昏迷、呼吸困难时及时吸氧,可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
保持皮肤清洁,定时翻身,易受压部位加用气垫或软垫以防发生
压疮。
因
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B型发病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呼吸道隔离,避免传染他人。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抗菌药物
通常在确定病原菌之前,可使用广谱抗生素,若明确病原菌后,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不同人群用药方案有所差异。
表1常见致病菌的抗生素选择
致病菌 | 常用药物 | 备选药物 |
---|
未确定 | 三代头孢: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 | / |
肺炎球菌 | 大剂量的青霉素、对青霉素耐药者可用头孢曲松 | 万古霉素 |
脑膜炎球菌 | 青霉素、对青霉素耐药者可选用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氯霉素 | 氨苄西林、氯霉素 |
流感嗜血杆菌 | 氨苄西林、对氨苄西林耐药者使用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第三代头孢类药物 | 美罗培南、氯霉素 |
革兰阴性杆菌 | 铜绿假单胞菌使用头孢他啶、\n其他菌种使用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 | 氨苄西林、美罗培南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萘夫西林、万古霉素、利福平 | / |
表2.不同人群推荐用药方案
人群 | 推荐药物 |
---|
新生儿 | 氨苄西林+头孢噻肟、万古霉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 |
生后1个月以上的患儿 | 万古霉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 |
开放性脑外伤、神经外科手术后 | 万古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美罗培南 |
颅底骨折 | 万古霉素+头孢曲松/者头孢噻肟。 |
注意事项
根据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减量或停药。
有药物过敏史、不良反应、近期曾饮酒要提前告知医生。
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肝肾功能损害等。
激素治疗
治疗目的: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颅内水肿,稳定血脑屏障,预防后遗症。
注意事项
用药期间需要监测血糖、血压。
抗癫痫药物
用药目的:控制癫痫发作,避免进一步加重脑损伤。
注意事项
可能出现头晕、记忆力下降、全身
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严格遵照医生要求,按时、按量、规律服药,禁止擅自停药、减药或改药。
其他药物治疗
发热、头痛明显者,可给予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
双氯芬酸等。
康复治疗
病情稳定后根据所出现、遗留的功能障碍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
运动疗法
肢体功能训练
被动训练:卧床期间在治疗师辅助下活动上、下肢,以能耐受为度,可预防肌肉萎缩,避免肌肉紧张、僵硬,保持关节活动范围。
主动训练: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翻身、起床、保持坐位、站立、步行训练等。
感觉功能训练
浅感觉训练:以对皮肤施加触觉刺激为主,如痛觉、触觉、冰-温水交替温度刺激,触摸及辨认日常生活用品。
深感觉训练:须将感觉训练与运动训练结合起来,如在训练中对关节进行挤压、负重,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获得正确的运动体验。
言语功能训练
从听、说、读、写等方面训练患者做出正确回应,改善言语能力。
训练面部、咽喉部位肌肉的运动能力,提高发音清晰度、流畅度。
认知功能训练
通过记数字、算数学题、做推理题等方式进行记忆力、计算力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物理因子治疗
通过生物反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等方式恢复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
中医治疗
主要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常用针灸治疗,常用穴位如下:
高热惊厥:大椎、曲池、合谷。
失语:哑门、通里、廉泉、合谷、涌泉。
中医治疗应该在正规医院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治愈情况
如能尽早、足量、足疗程治疗的患者有治愈可能,本病在发达国家的总病死率低于10%
约10%~30%的患者可遗留癫痫、偏瘫等后遗症。
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死率、致残率依然较高。
危害性
本病可引起昏迷、呼吸困难、癫痫持续发作,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患者可遗留肢体瘫痪、耳聋、视野改变、记忆力减退等,影响生活质量。
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可引起胃肠道不适、肝功能损伤等。
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B型等致病菌引起的
化脓性脑膜炎有一定的传染性,可感染他人患病。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辛辣刺激食物。
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多吃富含组纤维的食物,以预防便秘。
如有恶心、呕吐症状,可少食多餐易消化食物。
出现吞咽困难、无法主动进食时,可将食物搅碎成糊状或使用
肠内营养制剂通过鼻饲管、胃造瘘等方式补充营养。
生活管理
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劳累等。
出院后应坚持家庭康复训练,坚持适度锻炼身体。
要经常帮助长期卧床的患者更换体位,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
有
感觉障碍的患者洗澡时,不要用过热的水,不要用力搓洗或摩擦皮肤,以防损伤。
心理支持
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及时释放压力,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家属也要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耐心倾听,多和患者进行交流互动。
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
病情监测
监测癫痫发作、头痛、肢体运动及感觉等功能恢复情况,以了解病情变化。
预防
勤洗手,流行病季节避免到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场合佩戴口罩。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免疫力。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