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情况,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现场的急救并送医院进行后续治疗。
抽搐的定义
抽搐是全身或局部骨骼肌阵发性的强烈不自主收缩。部分患者在全身肌肉抽搐的同时还会出现
意识障碍,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惊厥。
做好对抽搐患者的现场急救,可以避免意外伤害或者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需要进行快速的识别,以确定如何进行急救。
紧急情况的识别
以下是一些快速评估患者存在抽搐并需要进行急救的情况。
意识:对大声呼叫不回应,动作停止甚至突然倒地。
面部表情:双眼上翻或向一侧凝视,牙关紧闭,口角抽搐,口唇或面部皮肤青紫。
肢体情况:有紧握拳、四肢强直收缩或者抖动。
肤色和温度:皮肤苍白、青紫或发红。触摸患者的皮肤时,有冰冷或灼热的温度变化。
心肺复苏的判断
在鼻孔处感觉不到气流,胸部无起伏。
手腕和喉结两侧的凹陷处也摸不到颈动脉搏动。
心跳、呼吸骤停是最为紧急的一种情况,应现场第一时间进行
心肺复苏。
需电话求助的情况
当发生抽搐时,以下情况需要拨打急救电话:
首次发生抽搐,无既往癫痫史。
抽搐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者短时间内反复发作。
抽搐停止后,患者意识未完全恢复。
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或青紫。
受伤,例如摔倒、撞伤头部等;
患者怀孕、已知心脏病患者、年龄较大(如65岁以上)。
如果已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在立即对患者进行
心肺复苏和体外自动电除颤(AED)的同时,即应拨打急救电话,并持续心肺复苏直到急救医生到达现场。这些患者在抢救成功后也需要转运至医院接受后续治疗。
拨打电话注意事项
在拨打急救电话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如果现场有2人以上,应指定一人拨打电话,以免误以为别人会打电话而耽误时间。
保持冷静,电话接通后详细告知患者的年龄、性别、现场情况和呼吸、心跳、抽搐症状。
如有可能,告知患者的病史和药物过敏情况。
准确告知现场的位置,以便救护车尽快到达。
接受120的电话指导进行现场急救。
在救护车到来之前,现场救助者在确认环境中不存在危险因素之后,立即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应的现场急救。
心肺复苏
无法探知动脉搏动和呼吸者,立即、开放气道和
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成人
心肺复苏:胸部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速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儿童心肺复苏(1岁至青春期):胸部按压深度为约1/3胸部厚度,按压速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婴儿心肺复苏(出生至1岁):胸部按压深度为约1/3胸部厚度,按压速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开放气道
将患者置于平卧位,进行头后仰-下颌提操作,保持气道畅通。
人工呼吸
一手捏紧患者双侧鼻孔,吸气后用嘴包紧患者口唇,向其口中吹气。
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以患者胸廓向上抬起为有效,放开患者口鼻。
心肺复苏时应按照30:2的比例进行胸部按压与人工呼吸,并持续到急救医生到来。如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根据设备指示进行操作。
一般抽搐的急救
对于未出现心跳、呼吸暂停的患者,现场急救的目的是保护患者以防止受伤,注意避免窒息或误吸。
将患者处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如果口中有分泌物流出,要及时清理。
解开患者的领带、衣领、纽扣、裤带,保持呼吸顺畅。
全身抽搐的患者不要强力限制其动作,也不要强行活动其肢体或使其张嘴。
除非环境中存在危险,否则不要搬动患者。
如果存在外伤出血或骨折,抽搐停止后进行简单的压迫止血或包扎固定。
避免在患者口中放入任何物品,以防误吞或窒息。
除非存在生命危险,不要尝试搬动疑似脊柱受伤的患者。
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特殊需求,以避免在急救过程中出现额外风险。
如果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将其平放并保持侧卧位以防止窒息。不要试图限制患者的运动。
对于可能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询问其是否携带过敏急救药物,如
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如有则协助其使用。
孕妇急救时需特别注意,尽量避免对腹部施加压力。在进行
心肺复苏时,将其平卧并向左侧微倾,以改善血液循环。
儿童出现高热惊厥时,不要用力摇晃患儿试图将其唤醒。
了解抽搐的常见原因和抽搐发作的预兆,对于预防和现场救助抽搐会有一定的帮助。
抽搐的常见病因
抽搐是一种比较紧急的症状,多种疾病原因可以导致抽搐。
癫痫:由于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发作时患者会失去意识,并出现全身抽搐等表现。癫痫通常会反复发作,间歇期则无明显异常。
热性惊厥: 6个月至3岁的小儿在发热,特别是
高热时合并的急性惊厥发作,患儿会突然失去意识,并出现全身抽搐,但一般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恢复。
低血糖抽搐:由于血糖水平过低(血糖低于2.8mmol/L)可出现抽搐。
因此,发生抽搐后,除应进行现场急救,病情好转之后,仍应及时到医院查明原因,接受专业治疗。
抽搐发作的预兆
抽搐发作前,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患有癫痫或
心脑血管疾病者,对此应给予关注,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因疾病发作,或者因抽搐而导致的次生伤害。
这些症状可能包括:
胸痛。
呼吸急促。
头痛。
眩晕。
出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