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ABL)为一种罕见类型白血病。在所有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发生率<1%。其特点为外周血及骨髓中未成熟的嗜碱性粒细胞持续增多。该病多见于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嗜碱性粒细胞急变,原发性少见。
病因尚未查明,可能的病因与其他白血病病因相似。1.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等电离辐射都有致白血病作用,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后幸存者,接受放疗的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白血病发病率明显增高。2.化学因素职业性接触苯和含有苯的有机溶剂,接受烷化剂、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以及其他细胞毒药物的患者发生白血病的危险性显著增高。3.遗传因素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同胞,某些先天性疾病如
唐氏综合征,
范科尼贫血等,白血病发生率比正常人明显升高。
(一)血象1.通常白细胞计数升高,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伴有
血红蛋白下降,
血小板减少。(二)骨髓象1.增生明显活跃至极度活跃。2.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可见大量早期和晚期嗜碱性粒细胞,胞体中等大小,核浆比例升高,核仁1~3个,圆形不规则。细胞质嗜碱性,含有不同数量的嗜碱性颗粒。电镜下可见嗜碱性颗粒的超微结构。3.红系细胞及巨核系细胞均减少。(三)实验室其他检查1.细胞化学染色甲
苯胺蓝及Astra蓝染色阳性。萘酚AS-D氯
乙酸酯酶阴性,可与
肥大细胞白血病相鉴别。2.免疫表型白血病细胞表达髓系标志,例如CD13和CD33,通常CD123、CD203c和CD11b阳性。CD25阳性可以肥大细胞白血病相鉴别。也表达CD9。3.遗传学异常该类型白血病没有特征性染色体异常。部分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婴儿伴有重现性t(X;6)(p11.2;q23.3)异常。其他细胞遗传学异常还包括t(3;6)(q21;p21)和12p异常。
1.有白血病相关临床表现。2.血象中
嗜碱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加。3.骨髓中早期、晚期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含粗大的嗜碱颗粒,原粒细胞>5%。
1.诱导缓解化疗
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能耐受强化疗者采用诱导化疗标准剂量。
2.缓解后治疗
完全缓解后2周即可开始巩固强化治疗。有合适供者可进行异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
3.支持治疗
(2)保护性隔离。发热患者应查找原因,并予广谱抗生素。
(3)严重贫血给予红细胞输注;血小板严重减少,低于(10~20)×109/L,可输注血小板。
(4)发生DIC时,除病因治疗外,予以新鲜血浆,补充血小板,并用小剂量
肝素。
(5)防止
高尿酸血症,可给予口服别嘌呤醇、碳酸氢钠以及水化。
(6)注意防止真菌、细菌感染。
1. 心理护理
做好解释工作,减少患者的焦虑、恐惧思想,使患者有安全感及信任感。
2.保护性隔离
定期房间消毒,谢绝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3.基础护理
保持皮肤、口腔清洁,防止身体的意外损伤。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4.饮食护理
饮食宜富含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少渣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口腔黏膜损伤。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以保持排便通畅。
5.消化道反应防护
化疗期间给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不良刺激。以半流质食物为主,避免产气、辛辣和高脂食物,进食前后保证休息。呕吐时给予及时处理,保持口腔清洁。
8.肝肾功能损害的防护
部分化疗药物对肝肾功能有损害作用,用药期间应观察有无
黄疸、血尿及尿量。保证输液量,鼓励患者多饮水。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